聒噪是形容词/午睡是名词
可我偏要把它们放一块
希望聒噪是他们的/而午睡是我们的
立夏已过/有些仪式该备起来了
一凉席一小被褥
窗外虫鸣清脆/热浪不自觉席卷
而屋内的你只有一个任务/午睡
最近的节日接二连三,公历的农历的,“接踵而至”,劳动节、青年节、立夏......突然觉的,学校该调成夏时令了吧,也该安排午睡了吧。
我这人就像瞌睡虫缠身,最近从早上开始就隐隐犯困,果真是夏天要来了。今年的夏天来的似乎格外仓促,没有和春天交接好,一下子就让我从毛衣过度到了了短袖,有点措手不及。不是很喜欢,我喜欢那种慢慢的改变,自然而然的换上属于当下季节的衣物,而不是一下子昭告天下:我来了!有点像强盗的做法,丝毫没有江南的温婉与柔情。
既然来了,我也只能接着。回忆起从小到大的午睡,还真觉出了什么叫时间啊。
我上幼儿园,已是十多年前的光景。遥想当年,幼儿园一学期只需要三四百,前些天听我的一位朋友说,自此以后幼儿园要慢慢变成公办的。这简直就是一样产物的时代变迁。那时,幼儿园不比现在高级,孩子也不像现在的金贵。没有独立的小床,等到午睡时,老师们就用桌啊椅啊拼成一片,有种东北大炕的感觉。
也不知道那时候老师怎么胆这么大,万一孩子被拼接处夹出乌青呢?万一孩子滚下来呢?这么欠考虑。细想,没事,那时的孩子都抗摔。
我脑海中始终有一个模模糊糊的画面,有一次我午睡醒来,偌大绿色桌子拼接的“床上”只有我一个人,我揉揉惺忪的睡眼,一跃而下,发现小朋友们都在吃点心了。也只有那时候的午睡才能肆无忌惮,不用管铃声,让每个梦都有一个结局。
上小学之前,我还上了两年的学前班,搁在当下,应该叫“幼儿园大班”吧。那时的午睡应该是最享受的,有睡地铺的,也有睡双人床的,但貌似只允许我们睡下铺。我们每个人要带一个小毯子,以防着凉。午睡结束后,老师会给我们放视频,我们一群人就会趴在床板上,可以说比家里还惬意。
至于放了什么,完全没有印象。只记得有一个偌大的教室,放着许许多多的双人床,有很多小人就这么并排地躺在上面,笑声咯咯咯的,堪比电影院,不,那种乐趣,是集体的,比电影院还要好那么一点点。
小学初中的午睡就没有那么惬意了,没有寝室可回,也没有地铺可睡,只能趴在教室里练虾功。那时候,精力似乎格外的旺盛,压根就没有困意,午睡时间就是和老师斗智斗勇。胆子大一点就和同桌聊天,胆子小的就自己看小说,那时候的规定特别不人性,看书的明明没有发出声音,可被老师抓到与讲话的是同一下场。
想来想去,因为那叫午睡课,既是课,就得做课堂该做的事---睡觉。现在想来,好喜欢那早已消失在我课表中的午睡课啊。
高中似乎没有冬时令和夏时令,因为我们每天都可以午睡,中午有节自修课,学累了就趴着休息一会儿......
慢慢的,好像对午睡的定义就渐渐模糊了,也没有人强制我管着我必须要午睡。先前看到过一篇文章,说是在中午这段时间睡觉就是在浪费时间,谋自己的财害自己的命,青年怎能把时光挥霍在这上面呢。
可是,我不管。一到夏天,一到这个时间,我全身的细胞都被瞌睡虫所控制了。
我就喜欢静静地躺在凉席上,趁着天气还不太热,盖点小被子。听窗外昆虫鸣叫,感受窗帘被吸在窗户上所带来的浮动。
似乎在这段时间,所有的聒噪都是外面的,我就被这一门一窗阻隔在一个陌生的世界,我也只有一个任务---午睡。
---202056 14:27 星期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