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飞将军李广:汉武帝时代的最强龙套

飞将军李广:汉武帝时代的最强龙套

作者: 热茶聊历史 | 来源:发表于2024-06-16 07:02 被阅读0次

李广是西汉王朝的名将,也是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元老,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多场,连匈奴人都怕他。但最后,他始终未能完成毕生所愿,那就是:建功封侯。

问题来了,为什么征战大半生的李广,最后始终未得封侯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聊一聊,飞将军李广的故事。

如果有人要问,李广的个人能力怎么样?我会坚定地回答:他是个能力超绝的一流人才。

李广是秦始皇的爱将李信的后代,从小习武,骑射的技术非常厉害。

所谓骑射,其实就是骑马射箭,当时的汉朝,非常重视这类技术人才,而李广在骑射方面的技术,更是专业人才中的拔尖儿。

因此很多人认为,李广是一只潜力股,未来前途不可估量,其中最看好他的人,还是汉文帝。

在汉文帝时代,李广就开始崭露头角,有一回,匈奴人入侵萧关,李广参加了这场大战,由于他作战英勇,斩获敌军首级最多,因此,李广一战成名,还被封了大官。

当时,汉文帝就毫不遮掩对李广的欣赏,在某次狩猎时,文帝就说过:“小李子很英勇哦,要是在汉高祖的时代,绝对能当个万户侯。”

没想到的是,汉文帝的这句话,无意中给李广的人生套上了一个指标,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李广把“建功封侯”当作一生追求的伟大梦想。

其实,也没过多久,李广就实现了这个伟大的梦想,可惜的是,在他的骚操作下,最后又把即将到手的封侯,彻底摧毁掉了。

汉文帝去世后,继任者就是汉景帝,我们前面的作品说过,汉景帝三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汉朝半壁江山的叛乱,那就是“七国之乱”,在后来,这场叛乱又被汉景帝任命的周亚夫给平定了。

但周亚夫出征之前,早就听说过,李广这小伙子作战很英勇,于是,周亚夫让他随军出征,去平定叛乱。

李广当然很乐意,而且最终,他也没让周亚夫失望。在七国之乱的战役中,在昌邑城下,李广杀敌无数,最后还夺取了敌人的军旗。凭这一次军功,老李想要封侯,那是完全没问题了。

但让人意外的是,汉景帝最终什么奖赏都不给他,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七国之乱结束后,当时汉景帝的亲弟弟梁王刘武,送了一个将军大印给李广,他想都没想就收下了。

这就闯了祸,刘武是诸侯王,李广作为中央朝廷的将领,私下接受藩王的将军大印,那是有违法令的。

再加上当年,窦太后要求汉景帝让刘武当他的接班人,所以,皇帝与刘武的塑料兄弟情,还处于敏感时期呢。

因此,汉景帝知道李广接受梁王给的将军印后,大发雷霆,本来皇帝想治老李的罪,但又想到他在平叛中立了大功,要是给他治罪,只怕寒了其他将领的心,于是,汉景帝骂了李广一顿,最终没有罚他,但也没有奖赏。

当然,李广的封侯梦,也因此失之交臂,只能寄托于下一次的建功,但下一次的建功,又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平定七国之乱后,李广被汉景帝调往好几处地方当太守,期间,他经常与前来入侵的匈奴人交手,当然,每场仗老李还是打得很漂亮,只是战绩就小得可怜。因此,这十多年来,李广离封侯还是缺少一个机会。

不久后,汉景帝去世,时间来到了汉武帝的时代。事实上,我们现在用上帝的视角,帮李广看一下就能发现,平定七国之乱的那场战役,应该是他最接近封侯的一次。

因为,当来到了汉武帝时代,李广才真正明白,什么叫时运不济了。

汉武帝曾经说过,李广这个人命不好。这句话是有些根据的。

众所周知,汉武帝继位后,他决心一改往日被匈奴吊打的局面,武帝要干一件先辈们从未干过,也不敢干的事,那就是:主动出兵,寻找匈奴人,然后给他们来一点血的教训。

正如武帝所说:“寇可往,我亦可往!”

但这里又有一个问题,以前,对待匈奴人的入侵,汉朝人只能打防守战。现在,皇帝要主动出击打匈奴,匈奴人又是土生土长在大草原,这就说明一点,过去那些防守战的战术不管用了,皇帝需要的是新型技术的人才,这门新型技术叫:长途奔袭战术。

而当时的汉朝,真正掌握这门技术的只有两位专家,一位叫卫青,另一位叫霍去病。

这也意味着,擅长在陆地作战,以及打防守战的李广,在汉武帝时代,就会变得水土不服了。

而且李广确实命不好,在后来那场汉武帝首次主导的“龙城之战”中,李广因为自己名气太大,被匈奴人集中最强兵力狠揍,从而导致老李全军覆没,并且最后还被俘虏了。幸亏李广又逃了回来,否则,他的人生就在此处画上句号。

与之相反,同样也参加了龙城之战的卫青,他的表现就极为亮眼,皇帝非常高兴,卫青也从此成为汉军的新统帅。

从这时候开始,汉武帝的心里,已经给李广定下了一个终生跑龙套的定位,名震天下的飞将军李广,彻底沦为卫青的背景墙。在往后的岁月里,每逢汉匈交战,李广的任命,都是一些配合卫青打辅助,再无担任主将的机会。

其实,李广成名最早,而且在文帝,景帝两朝,还为国家立过不少战功。

可惜,李广看不清当时的局势,他没有发现自己的作战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不能做出自我改变,与时俱进,这就使他错失了在汉武帝时代,重新当回主角的机会。

更遗憾的是,随着李广的岁数越来越大,皇帝也开始不愿再用他了。在汉匈最后的那场决战,也就是“漠北之战”,大将军卫青在找到匈奴单于主力后,居然莫名其妙地调走了李广,导致老李因此错过了人生中最后一次封侯的机会。

听说,卫青之所以调走李广,是汉武帝私下授命的,皇帝认为李广太老了,不适合当先锋主将。

但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老李被调走后,居然未能完成卫青交给他的任务,因此还犯下了贻误战机之罪。

贻误战机当然是条死罪,只不过,汉朝这方面的死罪,是可以用钱来赎罪的,以前李广也干过。

但是,在漠北之战后,李广已经60多岁了,卫青把他调走,也导致他追逐了几十年的封侯梦,再也没有机会实现,这才是李广心中最大的痛。

一生的梦想,最终成为泡影,李广对命运的不公,不由得悲上心头。而且再回长安时,由于贻误战机之罪,他还要遭受那些刀笔小吏的侮辱,实在可悲。

年轻的时候,李广也受过侮辱,但他可以忍,那是因为来日方长,大丈夫应能屈能伸;如今的李广已经60多岁,留给他的时间也不多了,不可能再有年轻时的豁达。

当然,李广是英雄,而英雄从不向命运低头。当英雄的梦想破灭,他宁愿用死来解脱。

李广仰望着天空,长叹了一声,眼眶也开始湿润,他拔出宝剑,往脖子上一抹,一代抗匈名将,人生从此落幕。

李广自杀的那天,送别他的是军营里一阵阵哭泣的声音,这些士兵们在战场上与敌人搏杀时,毫无畏惧,但他们却为自己敬重的飞将军李广的死去,而泪流满面。

好了,李广的故事就说到这里,感谢您的观看。

我是热茶,一个爱历史,也爱分享历史的精神小伙,能给我点个关注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飞将军李广:汉武帝时代的最强龙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paz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