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终身学习者
阅读内容:19页到24页
关键词:学习者和让学者
金句摘录:
我们可以说,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人和其他动物的不同点主要就是它的未完成性。
人的本性是未完成的,人应该永远处于开放的学习的状态,不断超越自己,这才是合乎人性的。
真正的学习者的思维特点之一——批判性。
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就是学本身,而非旁的什么东西。
人要对工作对象施加影响,首先要了解它,适应它。
所有教师,所有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都应该做学习者,扩大一点说,作为现代人,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学习者。
阅读感悟:
这一节王老师从教与学的关系角度,告诉我们老师不但是教育者,更是学习者。对一个教师来说,他怎么学比他怎么教要重要的多,教师要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文中这样写道“教师这种职业对人最大的害处之一,是使他习惯于教训别人而不是提高自己,不断强化教育者的身份而淡化学习者的身份。”自从我踏出师范学校的大门,就成为了一个教师,从学生转变成教师。当我迈上讲台,我阅读的书籍只有课本和教参,偶尔会读一些文学类书籍或者是教育类书籍,那种读只是一种读,不经思考,没有行动,对自我的影响微乎其微,有的甚至毫无影响,过目即忘。我常常是把知识讲了一遍又一遍,以为坐在下面的学生就是学习了,这完全是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怎能牢记于心呢?
教师应该是学习者,而且是比学生更加没有把握的学习者。也就是教师要具有不满足的精神,不断学习本学科的知识以及关于教学的知识,同时,教师要有迟疑精神,要有创新精神。教师的胸有成竹体现在对教材的熟悉,熟悉学生必须熟悉和保存在记忆里的材料以及课外阅读和其他知识来源。
其次教师要成为让学者,也就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人。教会儿童学习,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科,学的兴趣盎然,能解其中味。讲起克莱自然兴致,勃勃如数家珍,触类旁通,轻车熟路。这样的课堂对教师本人是享受,学生自然会受到感染,容易形成兴趣,学生产生兴趣就很容易学会知识。教师只有熟悉教材知识,课堂上才会把精力放在学生身上,观察每一个学生怎样工作,某些学生在感知、思维、记忆方面有障碍,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作为让学者,就是要适应学生,就像新木工适应木头那样。如果想对学生施加影响,首先要了解学生。同年龄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各不相同,采用的让学法也不相同。
案例分析:
小张是班级里的后进生,数学十几分,语文二十几分,但是他每天坚持上学。上课我讲的知识,他一点也听不懂。于是我不知他抄写词语,高兴的时候他一天能抄两课,不高兴的时候一天一刻也不抄。
一天,他上课玩起了小皮套——用小皮套编手链。他玩得津津有味,全神贯注,就连我走过去,他都没有发现,竟然把他吓了一跳。我把手伸向他,示意他把小皮套交给我。他还算听话,把小皮套放到我的手里。我没收了小皮套,继续讲课。过了一会儿,我发现他又拿出一包小皮套摆弄起来,我又走过去没收了小皮套。虽然你听不进去,但是也不允许任何学生在我的课堂上搞小动作!下一节课还是我的课,我又发现小张拿出了小皮套。这一次我没有立刻走上前去,而是陷入了深思:他完全听不懂课堂上的知识,安静的坐着,身体处于静止状态,大脑处于静止状态,对于他来说一无所获。课堂上在不影响其他同学的情况下,做一些他自己喜欢的事,有什么不可能?那小小的皮套,经他胖乎乎的小手,被编织成五彩的手链,甚是可爱。编织的过程中,他要动手动脑啊,对他来说是有收获的。这一次我走过去,问他是否喜欢编手链?他不好意思的点点头。因为这样的手工活更适合女孩子,而他是一个胖胖的大男孩。“喜欢就编吧,但是不能影响同学学习。如果你编的多,是否可以送给同学们一些呢?”他一听我允许他用小皮套编手链,而且还建议他送给同学,那种被满足,被需要的幸福感立刻显现在她的脸上。
我相信,一个动手能力强,愿意为他人快乐花时间的人,即使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是极有可能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