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年段都被高三视导弄得有点神经质了。段长风风火火,在年段群里发了通知:今天高三视导组已经到X中了,并对其中的某一节英语课做了严厉的批评,我们引以为戒,充分做好准备,不要做出头鸟被毙了。并贴出了视导组在X中的活动照片,照片里一个个都神情严肃,不苟言笑。
自从2016年起,基层的各级组织都被全国卷摧残地如落地黄花,最可怜的就数地区的教研部门了,一面要忙着研究新高考的新对策,一面要组织老师参加培训,请专家来讲,请老师来听。虽然这样的讲座指导性、效果如何,从来不得而知,也从来没有人对讲座的结果有任何期望与要求。比如最可笑的是2016届,无论是化学科还是语文科,都闹了笑话,严肃地讲,是出了教育事故。在化学科上,地区教师进修学院组织的培训讲座,劳民伤财,一次次地召集每一所学校的高三老师集中地区开会,每一次会议上都重点要求每所学校都要讲授选修《有机化学基础》,一定要上!于是乎,各个学校都去买来有机化学基础的教科书,在复习计划上加上有机化学基础这一模块的教学计划。比如我们学校,本来是不安排学生选修这一模块的,原因在于这一模块的复习时间长,得分不容易。可是在上级部门的强势要求下,也只能在本来就十分紧张的高三复习中,挤占了其他模块的时间,安排了2个月专门用于有机化学的学习。有机化学的内容系统性很强,深度思考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想要入门不容易,所以即使上了两个月的课,大部分学生也做不来有机题,最后在高考中基本还是选择另一模块的选考——物质结构与性质。而且当高考成绩出来后,选考有机的和选考物构的,在得分上并没有差异,这还是在选择有机的基本上是成绩很好的优质学校的基础上取得的成果。再比如说语文的作文,相关负责人信誓旦旦说今年一定会考某一类型的,要求在后续的作文训练中花大力气去执行。然而当高考考完后,只能再次证明我们教研部门嗅觉出现了意外,考题类型完全相左,考生一脸懵逼,一线老师一脸懵逼。在这样一种教育事故中,也从来没有听说有任何部门,任何组织,任何个人,为此负责。甚至是在高考成绩全省倒数第一的情况下,也从没听说哪个教育主管部门因此担责,因此而受到处分之类的。教育局还是教育局,教研员还是教研员,没有任何的不同以往。所以,针对于高三的各项检查、会议、视导,就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而且每一个会议都强制要求参加。有人说,他们这样做是很聪明的——该做的他们都去做了,至于做的如何,结果怎样,那无法预料,也就与他们无关。实际上,这种话我们学校的相关领导也这样讲,特别是安全部门——只要我去做了,那无论结果如何,我自潇洒。
所以在这种情形下的教学视导,是有多么令人憎恶。无奈,学校领导迫于压力,一级一级往下压,到我们一线教师身上唯有服从,唯有屈服,唯有按照要求做起无用功,做垃圾相关事宜。有的开始整理教案,有的准备作业,有的准备复习计划,有的也不知道做什么,在那里干着急。办公室乱七八糟,大家都在做自己的事情,生怕督导组在众目睽睽下挑出自己的软肋。
事情出现了转机,段长再去了解时,竟然发现这次的巡视并不包括我们学校!哎!哎!哎!当听到第三声哎的时候,人群中不免欢呼雀跃,手舞足蹈!我们并不需要视导,我们需要的是针对普通班的提升计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