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挑战16|聊聊生娃那些事儿(3)顺产经历

作者: 如月公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1-24 11:43 被阅读4次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2 二宝顺产经历

生娃养娃这个事儿,很有可能上一次的经验第二次完全用不上。

生二宝的时候,10月13号的预产期,国庆开始休假。预产期那天也和往常一样,没什么动静。看来这宝宝要留级了呢。

10-14 15:00

预产期第二天觉得身体越发沉重了,骨盆下沉,不像前几天那么愿意活动了,感觉走路都费劲。

下午的时候还没有动静,妈妈便说要散散步才好,好吧,那就出去散散步。

然后和妈妈、老公、大宝一起下楼,老公说要不去那条街给妈妈买双鞋去,我说好啊好啊。

妈妈问有多远,老公说大概一公里,两个公交站的距离。

“你们胆子也真大,这时候还敢走那么远,别去”,妈妈不同意。

“没事儿的,妈,我还挺愿意走的”,我跃跃欲试。

“好吧”

走了大概200米,我觉得身子沉重,腿都迈不开了,

“算了吧,我感觉走不动了!”

“是不是肚子痛?要不赶紧回去?”妈妈紧张的问。

“好,回去吧”我点头同意

感觉平时轻轻松松的一段距离,这一次走了好久。到了家,我便坐在餐桌前的椅子上,再也不想动了。

“你坐沙发上嘛,沙发上软和一些”,婆婆说。

“就是沙发上太软了,坐着腰痛”。

这次连宫缩都没有,估计还要很久吧。但是今天已经过了预产期一天了,也没见有动静呢,是不是不正常呀?会不会对宝宝不好?我心中担心,便和老公商量:

“咱们一会儿要不再去医院检查一下吧,放心一点”。

“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有什么异常吗?”老公也紧张了。

“没有,就是感觉今天胎动比较少,去检查哈放心些!”

10-14 19:00

吃完晚饭我们打车去医院,下班时间只有急症科在值班。挂号后,和医生说明了情况,医生说做个胎监吧。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医生听我说已经过了预产期,又感觉胎动减少,弄得医生也比较紧张,做胎监的时候,一开始一直找不到胎宝宝的胎心,把我们都吓了一大跳。还好很快找到了,应该是胎儿位置有所移动,听着仪器中发出有规律的“嘭——嘭——”的声音,我们都松了一口气。

医生又建议去做一个彩超,检查完毕一切正常。医生说可以回家观察,有情况赶紧来医院,另外过了预产期7天还没有发动也要来医院,怕羊水不好了对胎儿有影响。

九点多到家,折腾了一天,可以安心睡了。夜里十一点多,感觉肚子隐隐作痛,想着应该是快了,不过按照上一次的经验,肯定也得明天了。

继续睡。

10-14 23:00

睡不着,疼痛越来越剧烈,虽然十几分钟一次,但是每次疼痛来袭,都会痛的我满身大汗。摇醒身旁的老公:“我肚子痛!”。

老公一骨碌爬起来:“那我们赶紧去医院!”

穿好衣服,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待产包,就往医院赶。

到医院医生检查完宫口,立即开住院证,知道是第二个宝宝,更是紧张:

“那你们快点,上次有个经产妇,刚在这检查完,还没办好住院就生了,快点去办住院!”

“要是那么快就好了!”我还比较淡定。

在住院部办理住院的时候,我在旁边已经开始三分钟痛一次了,而且每次疼痛都是让我屏气凝神无法忍受的那种。

办理住院的医生一看也急了,赶忙给我安排病房,让护士带我去待产室。

一会儿一个护工推着轮椅过来,准备带我去待产室。

“我自己走吧,我还可以走!”

趁着不那么痛,我故作轻松的笑着对护工说,我觉得还不至于坐轮椅。

在待产室我才发现,后面几个进来的产妇都是担架床推进来的。两相对比,我一顿汗颜:果然我是女汉子体质啊,可能我的耐痛能力也比别人强吧。

一进待产室,例行检查完之后,又要做胎监,必须平躺着的那种·······

我的内心是拒绝的,我只想站着走走,或趴在床上,或蹲在床上,不要让我躺了,躺着太痛了。

“我可不可以不做这个啊,或者让我侧卧着也可以,平躺着我身体实在受不了”

“您配合一下哈,这个时候只有平躺着才测的准确,这个只需要半个小时哈,半个小时后您可以侧卧。”

······我还能说什么。

“医生,你们这里有无痛吗?我要打无痛!”

“有的,需要查血液,血液结果两个小时才能出来,到时候你可能已经生了”

又是这套说辞,我有些失望。在来医院之前,我就我老公说这次一定要打无痛,想想上次生大宝的经历就让人感到绝望啊。

“两个小时就两个小时吧,给我打无痛,我有心理阴影了”

“我们这边还有一种缓减疼痛的方式:导乐,是物理疗法,对产妇和胎儿没有任何伤害,800元,您要不要试一试?”

“不管是什么,你给我用吧”

原来是磁疗,两个小贴片贴在腰部,有电磁流不断的刺激,好像略微管一点用,但是说实话也没有管好大的用。

我的胎监做完了,觉得有些饿,便坐起来吃点东西。

10-15 3:00 这时又送来两个产妇,一个胖一些,一个瘦小一些,但同样的是两个人都表情痛苦,头发湿答答的贴在前额。

瘦小的那个应该是已经被疼痛折磨了很久了,一边呻吟一边抽泣,医生昨晚例行检查后她就提出:“医生,给我上无痛吧!”

“做完胎监才能上无痛哦!”

呃,我开始怀疑是不是这家医院里根本不愿意给产妇上无痛,虽然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生二宝和生大宝是在同一家医院,生大宝时就说要检查血液等才能上无痛)

胖一些的那个产妇也开始叫起来,连哭带叫。医生劝她省点力气,不然这么叫一会儿生宝宝就没有力气了。同样她用无痛的要求也被医生用查血液的托词搪塞过去了。

“医生,你们医院是不是没有麻醉医生啊?”我生气了。

“有啊,怎么了?”

“那你们为什么不给我们上无痛呢?”我觉得肯定是因为医生紧缺或者嫌麻烦等原因她们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要为产妇使用无痛。

“不是的,检查血液需要2个小时才有结果,等你们拿到结果可能已经生了”

但是无论如何,我也没有看到你们去检查血液或者为无痛做任何准备啊!我查了很多资料,现在无痛技术很成熟,但多数是在私立医院使用,在公立医院也开始逐渐推广了。

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每天都看到产妇各种哀嚎而视若无睹了,觉得这只是生孩子要必然承受的,医者仁心,为病患减轻痛苦不也应该是医生要做的吗?

之前看纪录片《生门》中有一个妇产科医生,平时严肃专业,在自己生孩子的时候,咆哮如雷,痛苦不堪,比一个平常人更加激动,因为此刻的痛是实实在在发生在她身上的,她才知道自己平时所学的知识都派不上用场,平时见惯了病人的疼痛已经麻木了,而疼痛发生在自己身上才能切肤体会病人的痛苦和无助。

我知道为什么很多女人会在产后抑郁了,生产、哺乳,上帝赐予女性独有的特点,却也让女性经受了无法比拟的痛苦,虽然每个宝宝都是上天赐予的天使,但是天使诞生的过程真的是一个女性肉体痛苦的最大值。而且身体上的痛苦是一种,对这种疼痛无法抗拒只能默默承受的绝望更是一种打击,以及在生产过程中,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像是一个物体一样被对待,这种没有尊严的感觉更是对女性的一大打击。

从古至今,生孩子这个过程,成为所有女性的闻之丧胆的痛,未经历过的人听着惊惧,经历过的人则是不堪回首。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无痛分娩已经越来越普及,对于无痛分娩的推广我是举双手赞成:“母亲的伟大不是非要分娩的痛苦来成就的”。我期待以后每一个女性都不再害怕生育,回忆起生宝宝的过程是辛苦和甜蜜,而不是分娩时的痛。

医生又过来要给我做胎监,我求饶道:“我不想做这个了,我就想这样蹲着,这样稍微好受些”。

“好吧,那一会儿再做吧!”医生忙着去管其他两个产妇了。

我就这样蹲在床上,看着她们。

那个瘦小的产妇也上了“导乐”磁疗,但明显不管用,每次疼痛来袭,她双手抓着床的栏杆,全身颤栗,床也跟着她剧烈的晃动。我彷佛看到了生大宝时的自己,就这样被疼痛折磨的浑身打颤。

我同情的看着她,我真的有些责怪医生,为什么不给产妇上无痛呢。

10-15 4:00

那个瘦小的产妇宫口全开了,医生喊护工过来推她进产房。

护工推了一个担架床进来,和她的床平行,吼她:

“自己爬上去,快点!”

我心中一惊,和我生大宝时候一模一样,才知道护工是对所有产妇都是这样的态度。

我看她明显使不上力,护工一再厉声催促她,她挣扎着爬上那个担架床,被护工推走了。我不知道为什么护工和医生不能帮她一把,扶她一下,或者她们有她们的理由,为了产妇的安全,必须要她自己爬上去,或者看看产妇的体力如何?我不知道。

突然,我听到自己肚子里“噗——”的一声,温热的液体流出来在垫子上一大滩。然后肚子开始剧烈疼痛。

“医生,我破水了!”,我急忙喊医生。

“啊?!快平躺下!这边一个产妇送产房!”医生一边吩咐一边自己念叨,经产妇生得快。

还是那个护工推着担架床过来了。疼痛让我意识有些模糊了,但我还是挣扎着努力往担架床上挪。

“快!行动快点!”仍然是不耐烦的态度。

“我也想啊,我挪不动啊!”我有些委屈。

送入产房后,配合医生使力,大概十几分钟吧,二宝就诞生了。

听到是个女宝宝后,好开心,我和老公都希望小满能有个妹妹。

在产房观察的时候,生产的医生拿着一个调查问卷来做调查,因为生产用尽了力气,她说她来读,我回答就可以了,问题无非是对医院环境、医生技术和态度等各方面是否满意。

内心不爽:我这还在这躺着呢,我敢说不满意吗?

而且做问卷调查你也等我出院的时候啊,我这刚生完,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配合你们做问卷调查?!

不过想想谁知道他们哪个领导脑袋抽经,或者为了绩效考核,要在这个时候做这样的问卷调查,医生们也只是配合医院的表演罢了······

我对所有项都选了满意,应付了过去。我知道我不够勇敢,没有说出那些不满和建议。

如果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就不会选产妇最虚弱的一个时间点去调查,这个时候的产妇只想着别打扰我,让我休息一会儿吧。而且是你的医生坐在你旁边拿着手机一个一个问你,你怎么好意思说不满意。

想想现在医患关系紧张,当然我是绝对反对医闹之类的事件的,病人是弱势群体,但是不是通过暴力或者报复医生来宣泄自己的不满,这不能解决问题不说还可能激化矛盾。医生确实辛苦也是真的,如果真心想提升服务质量,请把每一个病人当成人来对待,而不是的另一种形式的物体和检查报告上的数据。

期待无痛分娩的普及,期待医院服务质量的提升。而且随着对产妇身体和心理的关注越来越重视,生育率的降低,医疗资源不那么紧张后,医院之间的竞争必然导致生育服务质量的提升。

我想以后的女性们应该会得到越来越好的服务吧~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更挑战16|聊聊生娃那些事儿(3)顺产经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pie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