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读《背影》

再读《背影》

作者: 白云西高 | 来源:发表于2018-03-24 11:05 被阅读0次

     起初读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学时期。年纪尚轻,觉得那是一篇有趣的文章,而真正“有趣”的地方并不了解。只觉不过是父亲送孩子上学的趣事,两个男人之间笨拙的感情交流罢了。今亦是少年,但回首再读,却油然的生起了沧桑的况味。

     《背影》里,同样是温柔。不同于《荷塘月色》的释怀和平静。二十岁的少年模样,自是有独立和些骄傲。起初因亲人去世而落泪,却不会以家道中落而感到失落。父子同行时因父亲多次讲价而不悦——“我心里暗笑他的迂”。终在后来提笔时自嘲自己——“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父亲蹒跚的跳下月台为“我”买橘子,作者描写了父亲的许多动作和父子间的交流。如今在其看来,这些回忆是多么的感人。自想近况,“父亲”尽管东奔西走,独立支持家中事务,却仍是“老境颓唐”。壮年已过,在末尾作者看到信中的——“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不禁流下泪水。实是令人唏嘘。

       我亦经历被父亲送去上学年纪,这是一件小事,而我把《背影》奉为每个男人都应该去读的经典。虽说是大家之作,但更多原因还是每个男生身上共鸣着的情感。“父亲”在每个男人的成长过程中所担当的角色,只有这个成长的男人才会了解。而同样的,“孩子”的成长,是每个父亲经历的痛与快乐。这便是父子之间特殊的情感。想来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工作。起初是从他身上得到了安全与满足。逐渐的由叛逆生发的独立而取代,“男儿志在四方,如何要困我在这四方校园”是每个男孩叛逆的借口。只有长大了才会发现志在四方却步履蹒跚。终会嘘唏自己对一直坚持于自己的男人伤害之深。最后生发的自嘲和懊悔,欲护其左右却发现”子欲养而亲不待。“

       男人尤其父子之间,话题虽少,却是无声胜有声。成长的沧桑终会让两人成为惺惺相惜的朋友。

相关文章

  • 再读《背影》

    文|卓耳 读懂已是伤心人。 年少懵懂,不能感受朱自清先生写这篇《背影》时的心情,十几年之后,人近中年,才能真正地感...

  • 【再读】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

  • 再读《背影》

    起初读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学时期。年纪尚轻,觉得那是一篇有趣的文章,而真正“有趣”的地方并不了解。只觉不过是...

  • 再读背影

    子夜 该伸出哪只手 才能触到你憨厚单薄的背影 才能摸到你心宽本份的成因 你送先生的那几颗红桔 正从时光的月台上 以...

  • 再读《背影》

    少年不识愁滋味,再读已是父母身 暑假的高铁,格外的拥挤,手机没电的我,被迫“观察”着身边的这群叽叽喳喳、青春飞扬集...

  • 再读《背影》

    也许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缘故,今天吃过早饭后竟然不知不觉的找出了朱自清的《背影》。再读与初读,掰着手指一数竟然也...

  • 再读《背影》

    少读《背影》,只觉父亲买橘是那么好笑,而今识尽离别滋味,便觉父亲买橘是那么好哭。荏苒时光中,我们心中都有一个疼痛的...

  • 再读《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读《背影》几遍,事隔多年,却清楚地记得父亲那朱红的橘子...

  • 再读“背影”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一直被传诵。而且还被收入课本里。 少时读这篇散文,始终读不出滋味。...

  • 再读《背影》

    《背影》,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篇散文,用质朴的句子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 记得在初中的课堂上,老师曾这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背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pkq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