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背影”

作者: 紫月缥缈 | 来源:发表于2019-07-06 06:26 被阅读9次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一直被传诵。而且还被收入课本里。

再读“背影”

少时读这篇散文,始终读不出滋味。总觉得就是一篇淡淡的记叙。觉得在描写看到父亲买橘子,翻站台时的背影时,用词用句那么平淡逼真。只读出了景,没有体会出里面的情。

但是,时过境迁。当自己为人父,送女远行的时候,突然理解了哪平淡语句后面的情感。

朱先生写到,”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这才是父亲,不管儿子多么顶撞、不从,不认可,远在他乡,难相聚。但是父亲只是惦记着,惦记着孩子。

在文章结尾,朱先生写到,”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父子思念之情悠然而生。那个当年青涩、叛逆,甚至有些看不起父亲的孩子。长大后读懂了父亲,思念着父亲。憧憬渴望亲人能重逢。

多少游子心中默默的思念父母;多少父母牵挂着远在他乡的儿女。也许彼此的思念从不当面说出来。但是,分别时对彼此背影的凝视和不舍,才是最珍惜的时刻。

相关文章

  • 再读《背影》

    文|卓耳 读懂已是伤心人。 年少懵懂,不能感受朱自清先生写这篇《背影》时的心情,十几年之后,人近中年,才能真正地感...

  • 【再读】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

  • 再读《背影》

    起初读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学时期。年纪尚轻,觉得那是一篇有趣的文章,而真正“有趣”的地方并不了解。只觉不过是...

  • 再读背影

    子夜 该伸出哪只手 才能触到你憨厚单薄的背影 才能摸到你心宽本份的成因 你送先生的那几颗红桔 正从时光的月台上 以...

  • 再读《背影》

    少年不识愁滋味,再读已是父母身 暑假的高铁,格外的拥挤,手机没电的我,被迫“观察”着身边的这群叽叽喳喳、青春飞扬集...

  • 再读《背影》

    也许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缘故,今天吃过早饭后竟然不知不觉的找出了朱自清的《背影》。再读与初读,掰着手指一数竟然也...

  • 再读《背影》

    少读《背影》,只觉父亲买橘是那么好笑,而今识尽离别滋味,便觉父亲买橘是那么好哭。荏苒时光中,我们心中都有一个疼痛的...

  • 再读《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读《背影》几遍,事隔多年,却清楚地记得父亲那朱红的橘子...

  • 再读“背影”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一直被传诵。而且还被收入课本里。 少时读这篇散文,始终读不出滋味。...

  • 再读《背影》

    《背影》,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篇散文,用质朴的句子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 记得在初中的课堂上,老师曾这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背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ove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