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857544/f1e3884a4e8aa31c.jpg)
浪子的比喻
路15:11 耶稣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
路15:12 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
路15:13 过了不多几日,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赀财。
路15:14 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
路15:15 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
路15:16 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
路15:17 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
路15:18 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
路15:19 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
路15:20 于是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
路15:21 儿子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
路15:22 父亲却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
路15:23 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
路15:24 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
路15:25 那时,大儿子正在田里。他回来离家不远,听见作乐跳舞的声音。
路15:26 便叫过一个仆人来,问是什么事。
路15:27 仆人说,你兄弟来了。你父亲,因为得他无灾无病地回来,把肥牛犊宰了。
路15:28 大儿子却生气,不肯进去。他父亲就出来劝他。
路15:29 他对父亲说,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
路15:30 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
路15:31 父亲对他说,儿阿,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
路15:32 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
![](https://img.haomeiwen.com/i8857544/f50be8216f210d30.jpg)
浪子的比喻是耶稣所讲比喻中给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也是每一个基督徒都非常熟悉的一段经文。比喻讲到一个离开父亲在外面吃尽苦头又重新回到父亲身边的浪子的故事,父亲没有责备回归的小儿子,重新接纳并设宴款待他,故事在一个喜庆欢乐的场景中结束。
浪子的比喻中,有很多我们常理无法想的通的故事情节:
这个父亲是否真实的人物——父亲还健在,面对小儿子无理的要求,父亲竟然同意小儿子分家产的请求;小儿子应得的已经分给他了,他一无所有回到父亲身边,父亲竟然没有一丝的责备,反而热情款待接纳(这样的情形在真实的生活中出现的几率有多大,有点不可思议!)。
大儿子从没有离开父亲,谨遵父亲的一切吩咐,辛勤劳作,他的所作所为真的无可挑剔,然而在这个比喻中没有看见父亲对他的赞赏;小儿子忤逆不道,坏事做尽,家财败完,父亲竟然见到小儿子的时候,抱住他连连亲嘴,且向全家的人说理当欢喜快乐。(违背常理,到底天理何在?)
在这个比喻中,有许多打破常理的理念,是我们思想尚未涉足的境地。耶稣讲这个比喻要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真理呢?我们一同来学习耶稣所讲的浪子的比喻,探讨耶稣在这个比喻中所要告诉我们的信息。
![](https://img.haomeiwen.com/i8857544/b2f3e142e4352bc9.jpg)
两种寻求救恩的不同方法
在两个儿子的身上,我们看到两种寻求救恩的不同方法。
大儿子的方法
大儿子在父亲身边,谨遵父命,循规蹈矩,从不违背父亲的命令,并且在父的家中全然尽忠。他以自己所做的为夸口:“他对父亲说,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29节)。大儿子的确做的很好,奇怪的是耶稣的这个比喻从来没有一句对大儿子称赞的话,为什么会这样呢?
大儿子所代表的是那些想靠自己行为称义的人,正是当时上帝选民以色列人灵性光景的真实写照。今日的犹太人以上帝的选民的身份自居,自以为是被上帝特选的高等国民,他们拥有神的律法诸约,罗9:4 他们是以色列人。那儿子的名分,荣耀,诸约,律法,礼仪,应许,都是他们的。 今日的犹太人依然是这样,他们遵守安息日,谨守律法的严瑾规条,因上帝与他们的祖宗所立的约,使他们与生具有天然的种族优越感。但是两千年前耶稣就严厉的指责他们的这种虚假的面具,耶稣说:“我又告诉你们,从东从西,将有许多人来,在天国里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惟有本国的子民,竟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去。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太8:11-12节)。
大儿子所代表的也是一切人本自救的世界宗教——回教(圣战、拜功、行善);佛教(吃斋、行善、修桥铺路、大把捐赎等)。巴力宗教(王上18:26-29节——恒切求告、献祭、守规矩、自割自刺,甚至流血等)。
圣经称这一切的行为为祖宗所传流虚妄的行为和能坏的金银,这些对于得着神的救恩是毫无功用的。【诗49:6-9节 那些倚仗财货自夸钱财多的人,一个也无法赎自己的弟兄,也不能替他将赎价给神,叫他长远活着,不见朽坏。因为赎他生命的价值极贵,只可永远罢休。】耶稣也讲到税吏和法利赛人在圣殿祷告的比喻,被称为义的是税吏而不是法利赛人。
罗10:3 因为不知道神的义,想要立自己的义,就不服神的义了。
加3:10 凡以行律法为本的,都是被咒诅的。因为经上记着,凡不常照律法书上所记一切之事去行的,就被咒诅。
乃是靠浪子的方法
浪子真的是在任何人看来所不齿的人。向父亲提早要自己的产业,这在古代是闻所未闻的,这就等于说:“父亲,我多么希望你是已经死了的人,使我可以得着属于我的那份家产!”犹太律法允许父亲在临终之前决定那些家产归属那个孩子,可是直等到父亲死后,孩子才能拥有,父亲是产业的管理和拥有者,直到死的时候。可以想见,小儿子的这一个要求简直是大逆不道。按摩西的律法,父亲可以有刑法孩子的权利(人若有顽梗悖逆的儿子,不听从父母的话,他们虽惩治他,他仍不听从,父母就要抓住他,将他带到本地的城门,本城的长老那里,对长老说,我们这儿子顽梗悖逆,不听从我们的话,是贪食好酒的人。本城的众人就要用石头将他打死。这样,就把那恶从你们中间除掉,以色列众人都要听见害怕申21:18-21节。) 父亲竟然答应了小儿子的要求,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相信都不会与比喻中的父亲认同。
接下来我们看到浪子带着属于自己的钱财,一份可以自主的钱财,他得着父亲的恩惠,并没有感恩,反而是远远的离开父亲渐去渐远,毫不顾及父亲的感受,也不考虑抽走资金会否影响父亲正在经营的产业,简直是无情无义的离开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8857544/a90af5ec8c97a41a.jpg)
浪子的回转心理活动。
浪子预备好回到父亲身边要说的话,如果父亲不接纳他,赖在父家做一个雇工也好。
然而他发现回家所发生的竟然是父亲远远望见,跑上去抱着他连连亲嘴——父亲没有给他说感激话的机会,(亲嘴代表接纳当时背景),而他也发现发生的场景他要说的话也不需要说了。
——父亲对小儿子的拒绝是公义的权利(因当的的已经给了他);父亲对小儿子的接纳完全是出与怜悯和恩惠!(救恩完全不是根据我们所做的——我们的行为与浪子毫无分别;我们得着救恩完全是出于神的怜悯)【林前1:29-31节 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但你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神,神又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如经上所记,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
两种生命成长的不同特质
讲过在救恩方面大儿子与小儿子的不同,在生命成长方面,在大儿子与小儿子之间我们会看到完全不同的属灵教训。
大儿子在父里得父一切
大儿子是非常蒙福的。31节说:“儿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今日的犹太人数目占世界人口的3%,他们却拥有世界超过一半的财富。今日最发达的美国几乎所有的银行大亨的背景都是犹太人。可以想见他们有多富裕,在上帝面前有多蒙福。
上帝创造一切都是为了人类享用。
上帝充满万有的丰富都在基督里藏着。弗3:3-11节【用启示使我知道福音的奥秘,正如我以前略略写过的。你们念了,就能晓得我深知基督的奥秘。这奥秘在以前的世代,没有叫人知道,像如今借着圣灵启示他的圣使徒和先知一样。这奥秘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借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我作了这福音的执事,是照神的恩赐。这恩赐是照他运行的大能赐给我的。我本来比众圣徒中最小的还小。然而他还赐我这恩典,叫我把基督那测不透的丰富,传给外邦人。又使众人都明白,这历代以来隐藏在创造万物之神里的奥秘,是如何安排的。为要借着教会使天上执政的,掌权的,现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这是照神从万世以前,在我们主基督耶稣里所定的旨意。】
取保险柜钱财的方法是本人站在识别器前,那就是钱财拥有者的身份辨识凭据。——神把一切的宝藏放在耶稣基督里面,
1)圣灵就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
弗1:13 你们既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们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
弗1:14 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原文作质)直等到神之民(民原文作产业)被赎,使他的荣耀得着称赞。
2)蒙福的秘诀就是常在主里面:
约15:4 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你们若不常在我里面,也是这样。
约15:5 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
约15:6 人若不常在我里面,就像枝子丢在外面枯干,人拾起来,扔在火里烧了。
约15:7 你们若常在我里面,我的话也常在你们里面,凡你们所愿意的,祈求就给你们成就。
约15:8 你们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耀,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
约15:9 我爱你们,正如父爱我一样。你们要常在我的爱里。
约15:10 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爱里。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爱里。
约15:11 这些事我已经对你们说了,是要叫我的喜乐,存在你们心里,并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
![](https://img.haomeiwen.com/i8857544/68d101681457d851.jpg)
小儿子离开父,至终一无所有
小儿子本来衣食无忧,他的父亲非常的富足,从父亲的家中的田产仆人就可以看得出来。在父亲的家中,小儿子过着王子的生活,因为他父亲的尊贵,他生来就是尊贵的。身边有人服事,吃用都是最好的,从来就不需要为吃喝去劳作,从来就不需要为将来忧虑而拼命打拼。因为他是小儿子,自然不需要操心家里的事务,真的是一个无忧无虑的王子。
可是有一天小儿子却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15:12节)。”
真的想不出小儿子要离开父亲的理由,他拥有一切,还需要什么呢?
但是小儿子还是离开了父亲,带着父亲给他应得的那份家产离开了父亲。小儿子得到的家产到底是什么呢?是一份白白的恩典。“应得”这个词应该加上引号,怎么说是应得的呢,小儿子能得到一份家产,不是他比别的人更努力劳动,比别的人更聪明赚取的属于自己的财富,这份家产完全是因为他是父亲的儿子,是父亲积累的财富,因为父亲的富有这份财富分给了小儿子。没有与父亲的关系,一切都不存在。
小儿子就收拾一切所有的,离开父亲往远方去了。小儿子离开父亲之后,有一段时间过得生活不错,拿着父亲给他的财富,每一天都是筵乐放荡,凡心所愿的无不满足。世界会满足人的一切欲望,但是一定榨干你的最后一分钱。在父亲家中享受的是白白的恩典,但是离开父亲,在父亲之外喝一杯水都要付钱。口袋里的钱一天比一天少起来,终于有一天花尽力囊中所有的,成为一个放猪的奴仆。
这是每一个世人的光景,按照神的形象和样式所造的人原本何等尊贵,人犯罪的时候,就像离开父亲的浪子一样,成为罪的奴仆。
这也是每一个神的儿女的光景,我们在基督耶稣里面享受他的看顾,享受他所赐予的丰富、健康、智慧、怜悯,但是有多少名义上的神的儿女,其实心中向往世界的享乐,人在教会,心已经对世人拥有的财富、成就向往羡慕,你的思量如何,为人也必如何(箴23:7)。终有一天,向往世界的心牵引你一头奔向世界。
离开父亲,最终的结局是一无所有,就像浪子一样。神的儿女离开神以后,一定也是这样的光景。
例子:老家唱诗班的夫妻到广州打工的经历;
看到自己家的房子破落而周围邻居的房子都盖起来之后,软弱而丢弃禾场群羊的牧师;
丢弃群羊夫妻去打工的宣教士夫妻,肩膀患癌症。(亚11:17 无用的牧人丢弃羊群有祸了。刀必临到他的膀臂,和右眼上。他的膀臂必全然枯干,他的右眼也必昏暗失明)。
![](https://img.haomeiwen.com/i8857544/71536e81cb336e5f.jpg)
两种事奉得着的不同赏赐
两个儿子也代表在教会的两种不同的事奉观:
大儿子辛勤劳作却没有得着父的赞赏
大儿子从来没有离开父亲,在父亲的家中辛勤的劳作。我们看到他的弟弟回来的时候,全家人都在大摆筵席,仆人到处忙碌预备的时候,只有他还在田里劳动。
说实在的,看到这样忠心,吃苦耐劳的大儿子,任何人都会觉得大儿子真的是懂事的孩子,只有大儿子才是父亲骄傲,想必父亲一定会对这个大儿子称赞不已。想想看,小儿子离开父亲,卷走父亲的钱财,义无反顾的离开父亲,一去多年杳无音讯。父亲看看在身边的大儿子,心中一定会因为幸好大儿子还在父亲的身边,心中稍得安慰。如果我们是那位父亲,一定会人前人后对别人称赞大儿子,也会表达小儿子伤自己的心的不满。
可是真实的情形截然相反。整篇经文我们没有看到一句对小儿子的不满的话语,当小儿子提出分家的时候,父亲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小儿子的不合理的要求。当小儿子回来的时候,浪子自己都觉得无颜见父亲,当时见到父亲之后,出人意料的是父亲竟然没有一句责备的话,而是把最好的给小儿子拿出来。整篇经文我们没有看到一句对大儿子称赞的话语,反而叫我们不解的是大儿子竟然需要父亲出来劝他:“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32节)。“只是”这个词语,明显有教导的意思。在这句话里,隐含着父亲对大儿子行为的失望。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情形,叫人如何理解?
大儿子是神的选民的代表。他们蒙神赐下律法,万国中只有他们是与神立约的族群。他们自己也以自己是神的选民的身份而骄傲,他们从来没有离开神。他们为神建造圣殿,在耶稣讲这个比喻的时候,他们宏伟的圣殿还在。他们时时刻刻以神的选民的身份自居,固守安息日,法利赛人是分别出来的人,他们严谨的遵行摩西的律法,也在各个会堂里面教导以色列百姓遵行律法。真的看到只有他们才是神在地上的代表。可是神的选民却是不认识神的人,这一点实在匪夷所思。当他们盼望的弥赛亚,就是神的儿子耶稣来到他们中间的时候,耶稣很清楚的告诉他们他就是他们所盼望的那一位。圣殿是为耶稣建造的,他们世世代代守护这个圣殿,可是讽刺的是耶稣每一天在圣殿教导人的时候,却不能在圣殿住宿,而是到外面伯大尼的村庄里面去住宿。他们口口声声的说是事奉神的,却大声说“钉他十字架”他们亲自把他们所等候的神钉在十字架上。他们就是父亲家中的大儿子,住在父亲的家中,却不认识父亲,与父亲没有一点关系。正像耶稣说的:“太8:11-12节 我又告诉你们,从东从西,将有许多人来,在天国里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惟有本国的子民,竟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去。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大儿子也是今天在教会中那些自称为热心事奉的人,他们坐在神家的高位上,他们事奉神只为工价,事奉神只为得人的称赞。他们表面看来在唱诗班非常活跃,在讲道上很有恩赐,可是他们的内心与神没有关系。他们祷告只是在教会进行圣工的时候在会众面前很会祷告,在自己的私人生活中却鲜有与神的独处的相交。他们在教会的弟兄姐妹面前是一个敬虔的人,他们已经得了人的赏赐,可实际的情形是神所不认识的人。
人看的是外表,神看的是内心。神看重的是人内里的心灵诚实,他在暗中查看,报答那些真正敬畏他的人。至于那些已经得了人的赏赐,虽然劳苦为神做工,在神那里却是一无所有,及至到了耶稣面前的时候,耶稣说我不认识你(参看太25章山羊与绵阳的比喻)。
小儿子浪费一切却蒙父亲设宴款待
小儿子是罪人的代表,在小儿子身上我们看不到任何值得欣赏的行为。首先是不该在父亲健在的时候和父亲提出分家的非分要求,之后他离开父亲的监护带着父亲给他的财富到远方去,任意的浪费资财,到最后一无所有。他得到了自己应该得到的那一份,当然他有对自己的财富作出怎样使用的权利。当他失去所有的时候,他实在没有任何理由回到父亲的家中,就是说他也没有脸面再回到父亲的家中。因为在父亲的家中再没有任何的东西是属于小儿子的了。况且当初是自己执意要离开父亲,若果说是衣锦还乡回到父亲的身边还说的过去,在外面混不下去了才想起父亲来,任何人都是无颜回头的。
当小儿子预备回到父亲的家中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是完全的破产了,他不仅失去了所有,而且成为别人的奴仆。回去见到父亲怎样与父亲说呢?他想好了一番话:“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路15:18-19 )。”
我们不至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他的怜悯不至断绝(哀3:22 )。小儿子现在才知道自己没有任何配得回到父亲身边的理由,他已经实实在在的破产了,除了向父亲认罪悔改之外别无他途,除了仰望父亲的怜悯之外没有别的方法。“把我当做一个雇工吧”这句话说明小儿子愿意回到父亲身边的心态的预备。“雇工”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雇工,本文所说的雇工其实是奴仆的意思。上节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就是说在父亲家中服事的奴仆。奴仆是主人的财产的一部分,是主人用钱财买来的,所以奴仆在主人家中工作是没有报酬的。不像我们今天理解的是有酬劳的雇工。
![](https://img.haomeiwen.com/i8857544/5c5f3fa1322d5805.jpg)
小儿子所代表的是一种恩典的事奉观。知道自己的不配,能以自己在父亲身边成为自己最大的满足。父亲接纳我就是给我的最大的恩典。所以小儿子以父亲奴仆的心态来服事父亲,不是因为工资酬劳去服事,而是用一种奴仆的心态把自己完全的献给父亲,他认识到留在父亲身边就是最大的恩典。
这样的事奉心态是蒙神悦纳的。
我们今天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服事神呢?当你为着报酬服事神的时候,你就会像大儿子一样,为着一只山羊羔和父亲生气,虽然在父的家中辛苦劳作,做了许多的事,但却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其结果乃是所做的不蒙神的悦纳。
我们应当效法小儿子的蒙恩的心态来服事神,认识到我能服事神就是最大的恩典,就是最大的报酬。所求的是在服事中得到物质的回报,是可怜的,能服事神就是神给我们的最大的奖赏。把自己完全献上给神,每一天尽心尽意尽力的来服事神,,这才是一个服事者正确的心态。父在暗中查看,必然报答你。
讽刺的是,大儿子竟然没有吃到一只山羊羔,小儿子却得到父亲宰杀肥牛犊的奖赏。尽心服事上帝的人,必得尊荣。约12:26 若有人服事我,就当跟从我。我在哪里,服事我的人,也要在哪里。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服事在神的心意上,得到天父的尊重,那是何等的荣耀呀!
张松峰 2016年2月5日清晨完稿于西宁
![](https://img.haomeiwen.com/i8857544/c1720aad523e2de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