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对以下的故事应该不会感到陌生:拿因城的寡妇、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浪子的比喻、财主与拉撒路的故事、寡妇的祷告、法利赛人与税吏的祷告、撒该的故事、穷寡妇的奉献故事、十字架的强盗故事。它们都来自路加福音,分别在路加福音的7:11-17,10:25-37,15:11-32,16:19-31,18:1-8, 18:9-14,19:1-10,21:1-4,23:39-43。可见,路加尤其关注宗教及社会上的弱势、边缘群体。
值得注意的是,路加对他们的关注不仅仅是一项社会性的关怀,而是信仰和宗教上的认同。在路加看来,他们也是神圣合法的属神子民。
在路加的笔下,他不称呼那些“被犹太人称为是罪人”的人为“罪人”。路加往往以相对中性的表达(“别人”)进行称呼:
27这事以后,耶稣出去,看见一个税吏,名叫利未,坐在税关上,就对他说:“你跟从我来。”28他就撇下所有的,起来,跟从了耶稣。29利未在自己家里为耶稣大摆筵席,有许多税吏和别人(καὶ ἄλλων)与他们一同坐席。
读者可参阅对观经文马太福音9章9-10节:
耶稣从那里往前走,看见一个人名叫马太,坐在税关上,就对他说:“你跟从我来。”他就起来跟从了耶稣。耶稣在屋里坐席的时候,有好些税吏和罪人(ἁμαρτωλοὶ)来,与耶稣和他的门徒一同坐席。
事实上,路加在他的福音书中很好地诠释了福音性的接纳。
接纳,首先意味着认同自己和别人一样,都是属卑微的。耶稣出生满八天,行了割礼后按照律法献上斑鸠或雏鸽(2:21-24)。要知道,献斑鸠或雏鸽是特别针对困难家境而“降价”的献祭要求。
接纳,其次还意味着认同别人和自己一样,都是尊贵的。路加认为那位“被鬼附着,病了十八年,腰弯得一点直不起”的女人是亚伯拉罕的后裔(13:10-16,注意16节);路加认为那位“讨饭的,浑身生疮,被人放在财主门口”的拉撒路在亚伯拉罕的怀里(16:19-23,注意23节);路加认为那位“在耶利哥作税吏长的财主撒该”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19:1-10,注意9节)。
一言蔽之,接纳,首先要认同自己和别人一样,都是属卑微的;其次,认同别人和自己一样,都是尊贵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