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克效应(D-K effect),全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产生盲目的优越感,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亦如中国的谚语:初生牛犊不怕虎。
这样的观念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表现的尤为突出,尤其是那些自命不凡的键盘侠,成天怼天怼地怼空气……不但令自己深陷认知偏差的泥沼难以自拔,而且还极有可能污染到整个互联网社交的整体环境,可谓罪孽深重、危害极大。但不可否认,这样的观念也催生了许多看似无法诞生的奇迹——敢于颠覆传统和经典的勇气,有时候确实需要达克效应助力。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和实践经验上来看,艺术领域,或许是人类收容达克效应最后的家园——基于感性爆炸产生的满足和自信,不可否认夹杂着大量认知偏差,甚至是谬误。但正是因为艺术并不存在客观的最优解,达克效应往往恰恰成了催生艺术灵感的活水源头。未来人工智能的时代,谬误或许会变得越来越稀缺,敢于尊重和享受谬误,或将成为人类最后的特权。正如乔布斯所言:“保持饥饿,保持愚蠢!”我必须补充一句:“保持童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