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10月,位于北京西郊,耗时150年建成,有着“万园之园”之称的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在英法联军燃起的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园中成千上万的奇珍异宝、珍贵文物要么毁于大火,要么被英法联军劫掠而去。
1861年,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在写给朋友,参加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英法联军军官巴雷特大尉的信中这样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盗窃了圆明园的全部财富,然后彼此分赃。”

法军司令孟托邦于1863年把所劫的7大车圆明园文物敬献给拿破仑三世和欧也妮皇后。

欧也妮皇后与奥地利的伊丽莎白皇后(即茜茜公主)被誉为当时欧洲两大美人。她追求时尚,喜欢奇珍异宝。为了存放这批来自东方的瑰宝,她特地在枫丹白露宫建立了中国馆。目前,枫丹白露宫中国馆收藏有中国历代名画、金银首饰、瓷器、香炉、编钟等文物3万多件。

在这众多精美的文物中,竟然有一套皇家景泰蓝供器被胡乱拼凑成多种用途的器具摆放在展厅中。它们包括两件觚、两件烛台、一件香炉。原本的模样应该如下图所示:

然而,法国人虽然收藏了五供,却并不知道它们的用途,所以就按照自己的喜好,把拆开作为灯台甚至吊灯。

幸亏在北京雍和宫内尚存有一套同样规制的景泰蓝五供,为追溯它们的原貌提供了证据。

在这两套景泰蓝五供的身世背后,还有一段值得回味的历史往事。乾隆四十五年,为迎接西藏活佛六世班禅到京为乾隆皇帝庆贺七十大寿,清廷特地将两套五供中的一套,放置在圆明园中的皇家寺院——月地云居,而另一套则放置在雍和宫。

六世班禅到京后受到乾隆皇帝的热情款待,他也受邀到圆明园、香山、雍和宫等地为佛寺开光,后来却因感染天花病逝于北京黄寺。

如今,雍和宫的景泰蓝五供仍旧静静地安置在原地,而月地云居的那却已漂洋过海流落于枫丹白露宫中。
两套系出同源的供器,曾被安置在同样规制的大殿中,见证过同样的历史事件,却最终因战火分隔两地,各自拥有了不同的命运。
回望历史,让人不胜感慨唏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