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参加了人生的第一次线上辩论,紧张和激动之余也感受到了辩论咖大家庭的热情,同志们!我爱你们!
在此写写自己对于辩题和辩论本身的看法,干货比较多,整体比较散,文章比较长,慎看。
鉴于每个人对于专才和全才的定义都不同,甚至对于人才的定义都不同,所以我在这里不再举太多的事例,毕竟在有些朋友人眼中,既懂得天文学又精通光学的开普勒不能算是全才,因为他是理科生;擅长写诗又精通历史,政治能力值爆表又精通军事战术战略的毛主席也不算全才,因为这些都是人文科学领域的知识,能够毫无争议的担纲全才的,可能也就只有达芬奇一人,当然,也有可能达芬奇也不算,因为他懂得的都是人类的知识。
其实打辩论多了就知道,很多时候最能引起争议的是定义,最无聊的也是争论定义。
为什么定义最容易引起争议呢?
一,定义的特质——平衡,定义涉及到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价值观,一个定义或者概念就像是一个天平一样,左边是这个词本身,右边是我们对他的解释,这就需要两面平衡才能让天平稳定下来,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亦或是人生阅历不同,人们对于同一个事物往往有不同的解读,有的人觉得右边应该多一分,有的人觉得右边应该少一分,平时大家都不交流自然也就不显差异,可一旦聚在一起表达观点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差异,而哪怕是细微的差异也能让辩论双方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讨论,双方的辩论也就成了“一个金星一个地球”,看似激烈却没什么深刻的意义;
二,定义的特质——简单,不管肚子里有多少墨水,每个人在拿到辩题的时候都会先想着如何把题目看懂,在思考的过程中也都会对定义有一定的认知,也就是说,只要你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就都能对辩题中的定义提出自己的看法,也不用管辩题的背景或者是更深层次的东西,反正很多时候只要揪住了定义就完全可以让对手无话可说,起码也能做到场面上不输。
为什么争论定义最无聊呢?
因为这涉及到一个内在的问题:我们辩论到底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围绕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简单定义争论半个小时?
是为了一定要争个输赢以至于浪费了自己和他人的时间都无所谓?
是为了论证自己狭隘的观点和看法然后不管不顾的说个痛快?
还是为了开拓自己的视野,让自己接触到更加广阔的世界和更加丰富的观点?
相信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更高追求的人都会选择第四点吧。
我曾经有幸面见过几位辩论大神,也接受过建彪学长的教导,虽然只有短短的一段时间,但他的一句话仍然让我受益终身:
辩论给我带来的最大的影响就是,让我能做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听起来比较刺耳,但是里面包含的道理却很朴素:
对于辩论来说,双方观点必然都有合理之处,不然也没必要辩论了,所以无论哪一方我们都应该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认知更加全面;
对于人际关系来说,我们必然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所以在交流时就不能一概而论,要对着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
当然,由于既往教育体系的误导,有的人可能很瞧不起“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也有很多人会拿这句话来贬损辩论人,直到现在都有很多人评价辩论大神们,“很牛逼,但是没节操,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什么都能说的出来,也不忠于自己的观点,抽到正方就论证正方,抽到反方就论证反方”。
但是这些有偏见的人往往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
在日常生活里,你见了人说鬼话,见了鬼说人话,合适不合适?可笑不可笑?
别着急下定论,先把下面三个最贴近现实的问题想明白:
我们对待老板和对待下属的说话方式能一样吗?
我们面对老师和面对同学的说话方式能一样吗?
我们对着老妈和对着女朋友的说话方式能一样吗?
如果对你来说都一样的话,那我只能说“你赢了,真的赢了”,
而如果你能够意识到确实面对不同的人应该说不同的话,请继续往下看。
既然面对不同的人应该说不同的话已经成为了基本的共识,那么你真的能够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吗?换言之,你真的能够做到面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吗?
貌似不一定,因为想要做到这一点至少要符合两个要求:
第一,你要了解你的交谈对象。
郭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三国志》中曾经记载,郭嘉是个搞关系的小达人,他有一个秘诀,就是给其他的人尤其是领导“立传”,这个立传不是写书,而是把人们过往的经历都记录下来,尤其是大家值得骄傲事情,然后熟记于心,这个秘诀让他在袁绍那里的时候就比较受到人们欢迎,而跑到了曹操那里又比较受到曹操阵营的喜爱。
有的人可能会说,“了解交谈对象还不简单吗?”相信我,这真的不简单,由于对方在我们心目中的定位不同,我们可能会采取各种不同的说话方式,有些时候我们会说的非常惬意和随意,比如我在跟我爸妈聊天的时候就比较随便,因为我知道他们不会跟我太较真,也不会因为我说错了什么就对我有偏见,但是当我面对局长或者县长的时候就需要想想了,因为我怕说错了话给我造成不良的影响,会影响我的仕途,其实不只是公务员如此,企业中也是一样,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跟老板聊天,也不知道怎么跟上司打交道,犯了错就只知道唯唯诺诺,遇到了上级也只会点头哈腰,甚至还奴性的以为这是最佳的方式,其实这恰恰是最懒而又最无知的方式,因为你为了偷懒而拒绝把他们当成人去看待,而是当成了一个个职位,这种情况下,领导自然也不会把你当人了。
第二,你要有足够开阔的视野和充实的论点。
我在开展公务员面试培训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老师,我觉得国家和政府做的就是错的,我分析不出政策的合理性来”、“老师,我觉得同事就是故意在搞事情,我不知道怎么阳光思考”,这种时候我们总会哭笑不得,然后告诉他们,“不行,如果你是考官,你更喜欢考生无脑的抨击国家还是从支持国家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呢?”
其实学生们的感触都没错,因为每个人的观点都是受到社会的影响产生的,每个人在看到一个问题的时候都可能会有一定的认知,这个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我们只能看到或者论证问题的一面而看不到另一面,那岂不是非常可悲和可怕的一件事?又何来的独立思考呢?
我们一定要明白,独立思考不等于坐井观天,个性发展不等于一条路走到黑。选择多了我们才有区分好坏的能力,不然就只能凑合,观点接触的多了我们才能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强的分析问题能力,不然就只能作茧自缚。
在刚看到辩论咖赛制的时候我就觉得很人性化,因为我们有的选,我们可以自己选择正方或者是反方,然后义正言辞的说,“我就是觉得XXX是对的,YYY根本不是人能做到的”,这个赛制给我们表达自己内心深处观点和看法的理由。
但是在真正的辩论赛中,我们是没得选的,很多辩题本身都会有偏重,有些辩方所站的立场本身就会挑战大众认知,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大多会抽签决定,这种时候如果你抽到了Y,又该怎么办?跟你的队友们说,“不好意思,你们玩吧,我不认同Y”,还是上了辩论场,等到你发言的时候说一大堆你自己都不信服的观点?
而当你踏入社会后就会知道,很多时候都会不尽如人意,此时我们的选择往往只有两个:“忍”或者“滚”。想继续下去就是要硬着头皮去做,不想继续下去就是要退出或者被扫地出门,哪怕有时候你觉得这东西“挑战我的价值观”,哪怕有时候你觉得这东西“不是我想要的”,哪怕有时候你觉得这东西“啥破玩意啊”,但是你仍然会继续硬着头皮做下去,因为这就是简简单单的现实,然后你会告诉自己,“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啊!”、“其实也还是可以凑活的嘛!”、“其实我还能拿点钱呢,也不赖啦!”、“其实我也能从中得到自我成长啦!”
我们总是在被生活强奸后可耻的告诉自己“这就是残酷的生活”,却在自己有机会接触更广阔世界的时候畏手畏脚,甚至不允许别人迈出这一步。
最后还是要简单地想谈谈自己对于这个辩题的看法。
其实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专才也好,全才也罢,重要的不是专和全,而是“才”。
因为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想要真正的精通一件事情真的是非常困难的,想要同时掌握多门技术也是比较麻烦的,
而无论你想成为那种“才”,都避不开三个词:目标明确,脚踏实地,坚持不懈。
黄大叔经过了几十年岁月的洗礼和磨砺终于成为华语辩论圈神一样的人物,李笑来经过几十年的学习学习再学习终于成为众多屌丝(包括我)心中的逆袭之神,习大大也是一直在坚持不懈的努力,默默忍受了多少年无情的岁月变迁坚持不懈才有了今天的能量,这些都是我们认为“很有天赋”的人,他们想要成功尚且需要如此磨炼,更何况我们这些凡人呢?
所以,请跟我再念一遍:目标明确,脚踏实地,坚持不懈。
坚持看到这里,说明您对于成才的渴望是非常强烈的,有什么观点请尽情的留言跟我交流,祝您成长成才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