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静,是一种定力,是思维的序曲,是生命的安宁。静下来,不被人言所惑,不为成见所扰。心中有定力,不随物转;内里有乾坤,不失本真,如此,才能在人生修行的漫漫长路上,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原文】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张先《天仙子》
【注释】
天仙子,唐教坊舞曲,后用为词牌。
水调:曲调名。唐杜牧《扬州》诗之一:“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流景:像水一样的年华,逝去的光阴。景,日光。唐武平一《妾薄命》诗:“流景一何速,年华不可追。”
后期:以后的约会。
记省:记志省识。记:思念。
并禽:成对的鸟儿。这里指鸳鸯。
瞑:天黑,暮色笼罩。
弄影:谓物动使影子也随着摇晃或移动。弄,摆弄。
落红:落花。唐戴叔伦《相思曲》:“落红乱逐东流水,一点芳心为君死。
【古译】
手执酒杯细听那《水调歌》声声,一觉醒来午间醉意虽消,愁却未曾消减。送走了春天,春天何时再回来?临近傍晚照镜,感伤逝去的年景,如烟往事在日后空自让人沉吟。
天黑后,鸳鸯在池边并眠,花枝在月光下舞弄自己的倩影。一重重帘幕密密地遮住灯光,风还没有停止,人声已安静,明天落花应该会铺满园中小径。
【今译】
一曲《水调》
美酒微醺里
一边浅饮,一边吟听
午时,醉意醒来
一怀愁绪未醒
又送晚春归去
那春几时回?
黄昏,对镜黯然
伤心镜中
流逝的朱颜光景
一切,若过眼云烟
空自记得
昔日的情事
将来的约定
池塘暮色笼下
沙滩,水鸟并栖静静
云隙月光,洒落
一地散叠的碎银
任婆娑花枝
摇弄池边倩影
竹帘,层层垂下
遮住欲烬的残灯
窗外的风
一阵轻,一阵紧
夜色初寂
悄无人声
啊!明天该是
----落红无数
铺满了庭院小径
【赏析】
这是北宋词中的名篇之一,也是张先享誉之作。而其所以得名,则由于词中有“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句。
上片写作者的思想活动,是静态;下片写词人即景生情,是动态。静态得平淡之趣,而动态有空灵之美。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手执酒杯细听那《水调歌》声声,午间醉酒虽醒愁还没有醒。送走了春天,春天何时再回来?
作者吃了几杯闷酒以后便昏昏睡去。一觉醒来,日已过午,醉意虽消,愁却未曾增减,这就逼出下一句“送春春去几时回”的慨叹来。这里上下两个“春”字,上一个“春”指季节,指大好春光;而下面的“春去”,不仅指年华的易逝,还蕴含着对青春时期风流韵事的追忆和惋惜。
“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上片后三句是说,临近傍晚照镜,感伤逝去的年景,如烟往事在日后空自让人沉吟。
下片前两句“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是说,鸳鸯于黄昏后在池边并眠,花枝在月光下舞弄自己的倩影。作者的初衷想趁月色以赏夜景,不料云满晴空,并无月色,既然天已昏黑那就回去吧。
恰在这时,意外的景色变化在眼前出现了。风起了,刹那间吹开了云层,月光透露出来了,而花被风吹动,也竟自在月光照耀下婆娑弄影。这就给作者孤寂的情怀注入了暂时的欣慰,得来“云破月来花弄影”传诵千古。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末四句是说,一重重帘幕密密的遮住灯光,风儿还没有停,人声已经安静,明日落花定然铺满园中小径。
王国维《人间词话》则就遣词造句评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已是权威性的评语。
如果没有“红”、“春”二词规定了当时当地情景,单凭一个“闹”字是不足以见其“境界全出”的。张先的这句词,没有上面的“云破月来”(特别是“破”与“来”这两个动词),这个“弄”字就肯定不这么突出了。
【创作背景】
作者写这首词的时候任嘉禾(今浙江省嘉兴市)判官。作者在嘉禾作判官,约在公元1041年(宋仁宗庆历元年),年五十二。但词中所写情事,与小序内容很不相干。这个小序可能是时人偶记词乃何地何时所作,被误认为词题,传了下来。
【作者】
张先,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据陈师道《后山诗话》及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所引各家评论,说到张先所创作的词中曾因三处善用“影”字的佳句为世所称,世称张三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