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笑儒喜欢看历史类的书,晚饭时候,笑儒突然说:诸葛亮是死在五丈原这个地方的。
我随口说:是啊,死的时候只有五十几岁。
笑儒说:假如他一直不出茅庐呢?会怎么样?
我说:或许会更长寿?
笑儒说:假如他不出茅庐,不去帮刘备,那他就只是一个在乡下耕地的人,而不是每天领兵打仗,也就不会那么辛苦,他也许不会那么早就死呢!但是,我也只是这么一说。他要是真不出山,刘备就没有人帮了,刘备没有诸葛亮的帮助,可能就无法与曹操和孙权抗衡。
我说:嗯,诸葛亮和刘备彼此成就了对方。
笑儒说:这很象前几天咱们在网上看到的那个讲蝴蝶效应的视频!
我们曾在网上看过一小段视频,一位年轻的大学教授选用金庸武侠小说里的情节来解释混沌原理,也就是蝴蝶效应,他说:中国曾经的衰败源于丘处机去了一趟牛家村!他的解释令人脑洞大开,也给刚刚接触金庸小说的笑儒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当我们今天假设诸葛亮做其他选择的时候,自然联想到了“蝴蝶效应”。
我说:哈哈,中国今天的政治格局源于当初刘备三顾茅庐啊!
笑儒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二
一天午饭时候,笑儒说:问你一个问题,假如你看见秃鹫正准备袭击一只小兔子,你应该怎么办?
我不假思索地说:赶走秃鹫!
笑儒摇了摇头:人类不应该干涉影响野生动物。如果那是一只饿极了的秃鹫呢?因为你的干扰,小兔子跑了,秃鹫也许会因此饿死。
我说:你说得很对!这是大自然的食物链。
笑儒接着说:人类也不应该喂那些野生动物,比如山里的猴子。
我说:这个我知道,人类吃的东西不一定适合动物,老给它们吃,不但动物容易生病,而且破坏了它们的自然生态。
笑儒说:对。可是如果人们的零食被聪明的猴子抢去了,就象我们在张家界遇到的,那就没办法了。
我俩都笑了。
关于食物链,我想起这样一件事:笑儒上二年级的时候,我们一起看电影《侏罗纪世界》。当时坐在我们旁边的是一对夫妇,每当电影里出现一种新恐龙的时候,那位女士总爱问她老公:“这是好恐龙还是坏恐龙?”笑儒对她的这个问题惊讶不已。
原来,那位女士将凶猛的肉食性恐龙统统归类为“坏恐龙”,温和的植食性恐龙自然就是“好恐龙”。
我们事后曾讨论过,在自然界怎么能判别什么动物是好的,什么动物是坏的呢?它们只不过是分处于食物链上不同的位置罢了。
通过这件事,笑儒第一次发现,其实成年人有时候很幼稚。
回到秃鹫与小兔子的问题上来,我的认知也出现了偏差,兔子在我印象中是善良温顺的,应该受到保护,而秃鹫自然成了负面角色。
现实却恰恰相反,那些看似面目狰狞的猛禽才是频临灭绝的、需要受到保护的动物,被列入了国家保护动物名单。
这与我们这一代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在潜移默化中,我们不仅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甚至戴着有色眼镜看动物。
而现在的孩子,可以通过多角度的阅读与思考,更科学、更全面地认识世界,他们注定要成为我们的老师……
2017年暑假,张家界,一只小猴对笑儒的背包产生了“兴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