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看山非山

作者: 隔壁墙头的猫 | 来源:发表于2017-02-21 21:37 被阅读26次

可能有看见的朋友了,公众号已经改名了,改了一个特“俗”的名字。

“看山非山”,出处是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关于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只是我取这个名字时却不完全是如此意思,待我慢慢道来。

看山,一者在于角度的不同。远看群山万壑,或雄伟壮奇,或钟灵毓秀,或精巧雅致不一而足;近行漫步山间,一花一夜,一树一木,皆是世界百态,各具灵性。

看山,亦在于一个看的方法。用眼观,自然之境盈目不暇;用耳观,花鸟草木是曼妙梵音;用心瞧,境有百样,心有百样景。

看山,还在于一个看破,看破一切。看破的不止眼前的一片山水,要看破的还在于这山水背后的一切。也许我们所看破的所谓“看破”,根本不是所谓的本质,而只是这本质的某一面。像是那盲人摸象,每个人都以为是象,尽管那是象的一部分,但那并不是全部。

所谓的看破,就是在于接受这一点,承认我们不可能了解“本质”的全部。我们看山只能从一个角度看,我们看山只能从一个方法去感受,我们只能从自己局限的某方面看山。

再引申一层,可是我们看山不仅只能从一个角度看,我们看山不止只能从一个方法去感受,我们不止只能从自己局限的某方面看山。

我们可以让自己动起来,多行几步,从不同角度看山,丰富自己的角度,寻找更美更不同的山景;我们可以让自己的一切感官都调动起来,眼耳鼻舌身意,让山的美景丰富自己的内心感受;我们还可以同他人分享自己对山的感受,了解他人的感受,丰满自己的体会。

这许是看山的意义吧!

非山,所看的是山,可我们却不只是看山,山中的花,山中的水,山中的万物都是独立的,亦是山的一部分。

非山的感受在于想象的飞翔,莫要局限于山。我们能够看的不止山,还应知山的那边有水,水的尽头有海。山的意义在能让你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让你看得见海的尽头还有山。

非山,非还在于非议。你须知山的存在也许只是虚相,我们需要探求山的一切,知晓他的来世今生,我们爱她,所以需要爱她。

“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峰回路转是转折之意,风起波生亦有变化之况,人们对着两词的理解大多都是积极的,峰回路转即是柳暗花明,风起波生,顺风顺水。

愿未来是个积极的变化吧!

相关文章

  • 随笔| 看山非山

    可能有看见的朋友了,公众号已经改名了,改了一个特“俗”的名字。 “看山非山”,出处是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关于...

  • 看山非山

    当你学会了放下之前,你就已经经历了,拿起你承受了负担,你就学会了放下,因为山的重量太重,我已经过了,我学会放下那么...

  • 🦊看山非山

    来年春彻经游寒 素鲤杏枝偷换春衫 谁住进溪水一湾 浮云挥袖碎了茶盏 檐角铜铃三十三 风来数着几刻听禅 菩提生发偿所...

  • 看山非山

    诗/烟雨痴人 堪破明镜红尘锁, 忘川此去无因果。 菩提心归般若道, 今日方知我是我。 18年作

  • 看山非山

    前几天和同事聊天,因为双方对阅读都感兴趣,聊天的话题自然免不了书籍。 同事说最近看完了《晚熟的人》我问其感受,同事...

  • 看山非山,看水非水

    梁启超写《王安石传》称其为伟人,林语堂作《苏轼传》述王为偏执、不近人情的怪人。为何同一人而评价完全相反呢?看山是山...

  • 2. 看山是山,看山非山

    读懂作者的意识,是阅读。完成形象的重构,是理解 以前我并没有觉得理解别人有什么难度,直到我交了一个女朋友~ 其实感...

  • 随笔:花非花,山非山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导言有段话:花朵开放的时候花蕾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了的;同样地,当结果的时候花朵又被...

  • 不敢妄言生死

    以前听过一句话:君之观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复再观之,看山非山,看水非水;后再观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开始不...

  • 莺飞草长之时,愿一起赴约吗?

    风停在床边,嘱咐我要爱这个世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非山看水非水,是与非皆在我们本心。 投以爱与这个世界,一定会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 看山非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ptp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