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论语》6

读《论语》6

作者: 龙_隆 | 来源:发表于2023-05-04 10:23 被阅读0次

《论语》之第十六章季氏篇九节,孔子谈到了“人的三六九等”,当然,这并不是说夫子有什么所谓的等级观念。

孔子说:通过自己思考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原来孔子是以学习为标准,按照获得知识的方式,将众人划分了层次:第一等,是生而知之,就是那种悟性很高,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学到知识的人;第二等,是学而知之,就是通过主动向别人请教学习知识;第三等,是学习没有主动性,实在没办法了才被迫学习的人;第四等,则无法评价,因为他们压根就不肯学习。

在孔子看来,古代的圣人就是属于生而知之者,因为他们那时候没有老师,都要靠自己去创造去领悟。 生而知之,这个成语出于这里。人的聪明程度是天生不同的,但是只要肯学习,就不会是最下等的。什么人打死也不肯学习?懒惰的人。所以,懒惰是万恶之源。

孔子说:“我不是生而知之者,而是喜欢古代,勤奋好学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孔子从未说过自己是天才,他只是说自己“敏而好学”。在好学这一点上,孔子可以骄傲地说自己做得很好了,除了这一点,孔子从来都不敢自夸。

在孔子的层次划分中,他将自己归在了第二类。这当然是在教育学生,有的学生资质差些,或者毅力不足,因此怀疑老师是不是生来就比自己聪明,所以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于是孔子说,我也是后天努力的啊,大家只要好好学习,也会像我一样博学的。天生不够聪明,那没什么关系,只要肯学,就一定会有进步。

相关文章

  • 何何读论语——文章目录

    何何读论语 001 何何读论语 002 何何读论语 003 何何读论语 004 何何读论语 005 何何读论语 0...

  • 6早晚读《论语》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为人子在家要...

  • 浅读《论语》6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是平民...

  • 每日读《论语》6

    《论语·学而篇》6 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 相信微习惯的力量

    最近开始在社群里读《论语》,每天读一篇,今天是第6天。 《论语》,应该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书,甚至每个人都会背上几句,...

  • 后续

    爷爷听了我读的《论语》比赛内容说:“我以为这次你俩会合作,要么古琴配读《论语》;要么古筝配读《论语》。《论语》的绵...

  • 湘容儿成长日记第1218天【孩子越长大越好】

    亲子共读第1307天 2022年6月7日 亲子共读内容:古诗、论语 6月2号学校做了视力测试回来,结果是孩子有轻微...

  • 36岁再读《论语》的感悟

    6月,36岁的我再次翻开《论语》,第一感觉是相比于《金刚经》不太喜欢读论语,尤其听到“孝、忠、礼”之类的句子,心里...

  • 读《论语》第6日

    知识的渊博与否与一个人的善良孝顺甚至于品性确实没有太大的关系。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 读《论语》后感(6)

    今天读《论语》“颜渊篇”第10章至15章。齐景公和子张问政于孔子,但是孔子的回答完全不同。 对齐景公,孔子回答“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论语》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pyy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