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的想法缠绕翻腾了很多天了,今晚实在难已压抑,写出来一些,给自己释放一下。
二十多年过得很快,像张家口的云彩,变幻飞逝难以琢磨。
我生在一个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农村家庭,有个哥哥,早我两年。祖辈上没有什么达官贵人,所以父母自小对我的期待也很低,更何况,我还是个老二,权且当备胎生的。
父亲对我的教育没有因为是备胎而区别对待,反而因为是家里最小的给了更多的关爱,童年回忆起来大概是,金色的,麦香扑鼻,脆甜可口而有欢快悠扬的。
六岁开始上学,百般哭闹,逃课,装病,以至于正常小学之前有一年的育宏班被我生生念了三年,同时段的哥哥已经拿来三个奖状回家。后来家里来亲戚与父母谈到我,母亲说了一句“老二不行”。当时懵懂,只想着来客带了什么好吃的,却不知为什么母亲的那句话和父亲的叹息到现在还记忆尤新。
后来便开始上一年级,我不记得学了什么,只记得有一群很铁的玩伴儿。关系最好的是我的堂弟。那一年寒假放假回家进门就是要吃的,而哥哥报了一堆奖状和奖品。
老二确实没啥用的
后来换了个地方,上课老师讲的东西还是很不感兴趣,因为好像都学过或者都知道,远不如课间玩儿的跳房子有意思。考试也是没意思,题目都会,懒得好好做,不过抱个第二名的奖状回家好像很有意思,因为感觉爸妈看我的眼神儿都变了。其实,我只是懒得好好填试题,而且考试前喝的学校门口卖的小甜水喝多了,憋尿不好玩儿。
三年级换了隔壁村的学校,懵懵的就换了,不知道为啥,后来学校还稀里糊涂倒闭了又回到村里上学。继续玩儿,打架,不知道为啥,就是没人考试比我好。
一晃三年,小学六年级了,同村前街的一个女生不知什么原因从县里小学转回了村里,到我们班上。我看那女生感觉很奇怪,就觉得想看她,很好看的感觉,不是开心,就是想看。连放学回家从她家门口路过都感觉很期待,为了这种期待每次放学回家我都得多绕半条街。
小学毕业啦,自始至终,都没怎么跟她说过话。后来高中学了戴望舒的雨巷,里面有句话让我一下想到了她,那个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的姑娘。
初中开始,玩儿了三年,乒乓球,斗地主,半夜翻墙出去上网通宵,没错,还是每次考第一,我也很无奈,不过考第一的感觉真的很好,怎么形容呢~emmm,有一种快乐,叫肆无忌惮。
初中除了潘子,太监,三档,和尚,闫冰等这群好哥们,没学到什么东西,感谢我的恩师们给与的容忍。以上人名都是外号,互相取的,我是肘子。
高中报到那天是三档和我一起去的,三档的妈陪我俩去的。三档的妈看着我俩交完学费,跟三档说了句,为啥人家只要交500咱要交3000
嗯,从那天我觉得钱很重要
高中开始,好像一下从农村的氛围脱离了,感觉完全进入了一个我不会玩儿的地方,很陌生。管他娘的,我学我的就好,分班我是全班的中游水平,不是第一的感觉,不好,老师看我的眼神儿都不一样。emmm,好吧,那我就好好学一学吧
跟着我们班的No1吃喝学习都在一起,他干嘛我就干嘛,没办法,我俩一宿舍,还是同桌,关系不错。第一个月考,emm,没办法遮不住自己了,我成绩本该班里第二,有大题老师判错了,我就变十七了。不服啊,年轻真好,拿着试卷找老师理论去了,嗯,没用。更加不服气了,劳资就不能被你正眼相待嘛?年底分班考试,理科全年级第五,文科全年级第四,总分全年级第四,嗯年级有3000人。
唉,无所谓啦,以分班后第一名的成绩坐在班里的感觉还是蛮爽的,不过有压力了,毕竟高中学的东西还是需要点脑子的。不过班里面第一的位置直到毕业高考,都没有变过两次。
高考是特么失败的,最大的转折,人生轨迹从高考开始转变。那年我发挥的很差,压力太大了吧可能,感觉那个氛围很不好。反正是没发挥我正常的水平。
考试完了,老爸去接我,出大门我就跟老爸说了句,复读吧,老爸回了句,嗯。然后两人回家,各种在床上闷声闷气的躺了两天。
最大的喜剧性情节来了,我同学大康啊,雷子呀,都对体制有无限热情,俩人找我去市里报考体制院校体检。也是,无聊不开心,就得去玩儿,妈的,这是最二百五的决定了。
结果出来,我体检过了,分数也够,那俩哥们无缘了。好吧,这大概是命
五年医学生活,结束的很快,毕业大家都哭了,喝了一夜的酒。
分配到张家口,很难受,落差太大了。
四年了,决定上岸了,再苦再累,不怕,怕老了,后悔自己没有活过。
长大真的很不好,就像字数一样,没得写,或者没法写。
或者,我该游戏人生,那样我才是我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