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写了系统的重要性,这篇文章就试下写如何搭建一个良好的系统。
首先我们要了解系统是由什么构成的。变量、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滞后效应,这5个结构模块构成了完整的系统。他们的关系如下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29349/ac7f3547d6757cb6.jpg)
一、变量:是由流入量、存量、流出量组成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存量。不管你的流入量有多大,只有能转化成为你的存量的才是你有用的资源。但行行种种的存量中到底哪个,或者哪几个才是真正的核心?
所以,你光知道要存量本身是不够的,必须要先找到它们之间的“关键因果链”。
二、因果链对创业者而言,最关键的因果链,就是通向收入的因果链。是哪些关键的“因”,导致了收入这个必然的“果”?因果链其实很简单,并不代表容易。“用因果链连接变量”时,要走出三个误区:
不要遗漏中间项;
例如:喝咖啡可以让人精力充沛。但是,喝咖啡,和精力充沛之间,真有一条“增强的因果链”吗?
其实并没有。喝咖啡,不会直接让人精力充沛。喝咖啡,只会增强你体内的咖啡因含量;咖啡因含量,会增强新陈代谢这只“马达”的转速;而新陈代谢,才会把储存的能量转化为精力。
所以,我们遗漏了“咖啡因含量”,和“新陈代谢”这两个中间项。
不要迷信相关性;
例如:大数据领域,有个著名的“尿片和啤酒”的故事。沃尔玛通过大数据统计发现,每周五晚上,超市里尿片和啤酒的销量同步上升。于是,沃尔玛就把尿片和啤酒放在一起。结果销量大涨30%。
这只能证明其两者有相关性,相关并不必然。
不要颠倒因果链。
例如:在商业世界里,到底是销售价格决定了生产成本,还是生产成本,决定了销售价格?
你是不是认为:当然是生产成本,决定销售价格了!
错了。正好相反,是销售价格,决定了生产成本。
你花了更多的钱生产,并不会导致用户愿意花更高的价格买。价格,是由用户感受到的价值,和供需关系决定的。只有先确定了销售价格,才能决定生产成本。
三、增强回路:推动增长的飞轮
贝佐斯在创办亚马逊之前就纸上,写下了创业必须面对的一些变量:
1.客户体验;
2.流量;
3.供应商;
4.低成本结构;
5.更低的价格。
那么,什么带来了客户体验?更低的价格。谁都想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多更好的商品。什么带来了更低的价格?低成本结构。成本低,价格才可能低。什么带来了低成本结构?规模效应。向供应商进更多货。怎样才能向供应商进更多货?巨大的流量,足够的用户。什么带来了巨大的流量?更好的客户体验。
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从客户体验出发,经过因果链不断增强,最后回到客户体验自己,一个闭环的“增强回路”,出现在纸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29349/3a285e20bae19196.jpg)
找到你们增强回路,然后日以继夜全力以赴的推动它,如此往复,越推越快。
第四,调节回路:因增强果,果反过来减弱因,就像绑在目标上的橡皮筋一样,抵抗“越拽越长”这种变化的回路,就是调节回路。
调节回路必定潜伏在你发展的路上,亦友亦敌。这个就像自然规律,在一片大森林里,食肉动物多了食草动物就会被捕杀减少,食草动物减少了食肉动物就不够食物了数量也会随之减少。你的计划是腾飞,世界的计划是回归。这个世界上,凡有增强回路的地方,七步之内,必有调节回路。如果你说没遇到,那只是你增强得还不够快。
第五,滞后效应;昨天的努力,通常今天看不到回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滞后效应。
1.日常生活来说你有没有遇到过“淋浴的尴尬”?往左拧龙头,水越来越烫;往右拧龙头,水越来越冷。你只好往左、往右、往左、往右,折腾几分钟?
2.公司层面来说你有没有经历过“目标的震荡”?目标设高了,完不成士气大落;目标设低了,太容易松懈骄纵。你只好高点、低点、高点、低点,尝试几个月?
3.国家层面来说你有没有见过“政策的舞蹈”?政策一收紧,经济就遇冷;政策一放开,经济就过热。你只好小幅收紧、放松、收紧、放松,调整好几年?
曾经有人将1和3的例子结合起来;说 国家的宏观调控就像一个傻子在淋浴,水龙头时紧时松,水温忽高忽低。
上面这五个系统的结构模块(变量、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滞后效应),搭建成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型。一切的复杂,都源于其固有的简单。然而如何用简单去搭建一个复杂的、完善的商业模型却绝不简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