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月读时分写作训练营邀请函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
圆明园“水木明瑟”,我怀疑这里有一个错别字

圆明园“水木明瑟”,我怀疑这里有一个错别字

作者: 博物馆学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20-03-15 18:44 被阅读0次

    我们接着聊圆明园,今天说的是圆明园四十景之“水木明瑟”。

    水木明瑟位于后湖以北小园集聚区中央,在映水兰香东北,正好建在中部水道中段,雍正时期就已建成。主体建筑丰乐轩临溪而建,轩东北就是著名的“水木明瑟”殿,又俗称风扇房。

    “水木明瑟”一词,最早是北魏郦道元考察济南时,用来形容大明湖的,在《水经注·卷八       ·济水》中有这样的记载:“池上有客亭左右揪桐负日俯仰目对鱼鸟水木明瑟可谓濠梁之性物我无违矣。”中间无标点。由游国恩等主编,196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版发行的《中国文学史》中,介绍郦道元时,有一段话是这样的:“《济水注》写大明湖上‘左右揪桐,负日俯仰。目对鱼鸟,水木明瑟’的风光。”人们依照这一标准,对上面提到的那句话进行了断句,“池上有客亭,左右揪桐,负日俯仰。目对鱼鸟,水木明瑟,可谓濠梁之性,物我无违矣。”大家对“水木明瑟”的比较公认的理解是“水清澈、树茂密”。

    我认为这样说是不大通的,特别是在圆明园里更不大通。我猜想这里面有个错字,就是第三个“明”字该是“鸣”,我这样猜想主要是根据建筑结构和这里的环境。

    “水木明瑟”是帝后最佳的避暑之所。据史料记载,这个建筑是用泰西水法,将水引入殿内,利用水力推动风扇,产生凉风,用以抵抗北京的桑拿天。凉风要想源源不断地吹,就需要水潺潺不绝地流,与之同时也就产生了泠泠瑟瑟的水声。

    乾隆御诗中就是这样写的,序言:“用泰西水法,引入室中,以转风扇。泠泠瑟瑟,非丝非竹,天籁遥闻,林光逾生净绿。郦道元云:竹柏之怀,与神心妙达;智仁之性,共山水效深。兹境有焉。”介绍了这个建筑的原理和效果,特别是那泠泠瑟瑟的流水声,有如天籁之音,与郦道元诗中的感觉和意境十分吻合。诗文如下:“林瑟瑟,水泠泠,溪风群籁动,山鸟一声鸣。斯时斯景谁图得,非色非空吟不成。”写得更清楚,所有的一切都与水声有关。

    据于此,我猜想这里应该叫“水木鸣瑟”是不是更好一些。“木瑟、水鸣”,正合了乾隆诗的前一句“林瑟瑟,水泠泠”,如鸣佩环,天籁之声。炎炎夏日,身处其间,身体凉爽,声闻天籁,心旷神怡,何其美哉。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猜想,分享给大家,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圆明园“水木明瑟”,我怀疑这里有一个错别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ape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