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去撒哈拉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29806/6d5e3dcd269f27b0.jpg)
现在是“快时代”,信息发展迅速,阅读求多又快,事物多而杂,有时候就会觉得我们肩膀上这颗头脑快溢出装不下了。
尤其是阅读电子信息时,假如能够图文并茂,不仅是增加乐趣,更能够让阅读的人产生参与感。
比如,一则关于“某明星机场穿搭”的娱乐新闻,假如不配上图片,就完全看不下去。但是有图片,就有真相似的,就感觉我们是真的看到似的,就像我们在现场看到了明星本人。
这就是图片的一个魅力,让我们的头脑开放、有想象力、有参与感。
现在是微阅读时代,我们更多地通过各种订阅号、公众号发文来了解社会,了解我们的身边到底发生了什么,来借他人视角看世界。
相对于长文型的公号文章来说,图文文章更受欢迎。甚至是图片为主,文字作配的文章,更有传播力。原因便在于“一图值千字”。
文章的配图,更能引起情绪上的共鸣。相对于文字引起共鸣,图片产生的效果更快也更强烈。
比如用想要表达出“大街上跑步时的尴尬感”,可能图片一个眼神便能够让人心领神会。可是使用文字,便需要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变化,交代事件背景,遭遇什么突发情况,街上行人状态等等。决非一个“尴尬”二字能够完全表达出的。
一个图估计能抵上上千字了。它包含了故事情节、人物情绪、想象力以及读者的创造力和参与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29806/6a2f991c2150d0b6.jpg)
说到这里可能是能够稍微理解点的。所以说到思维导图。
导图里信息量很多:关键词,色彩,发散,联想与创造。
每个词或者每条信息,在脑海里都是以一个中心,然后可以无限发散出去。发散的程度便跟个人学识,知识积累,生活阅历以及想象力有关。
但是,不能因此而认为我学历低,见识短,我就自我否定,认为自己的思维肯定跟不上他人。
我们的头脑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很多。
每个人都拥有这台完美的“机器”,只要学会了解它,并加以善加利用,便可让它发挥无限潜力。
如本文开头所说的,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接收的信息过多,学习的内容太庞杂,所以可能会导致我们的大脑迟钝装不下。
如《思维导图》作者所述,我们只是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来处理储存这些信息,我们也都太轻视了自己。
尽管我们学习的东西比古人多得多,但是我们的头脑的利用率却仍旧很低。
脑子是越用越活的。就像磨刀一样的,刀越磨越快。
本文开头有张配图,很生动,情绪饱满。如果需要用文字表达或者解释一下发生了什么,我估计有的人可以写出三千字的文章来。
所以“一图值千字”。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29806/b1754219aa57572c.png)
搜索(wandergrace),来公众号了解更多不一样的狗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