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闲读《随园诗话》(683)

闲读《随园诗话》(683)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2-05-25 22: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一·二九】

方望溪删改八家文屈悔翁诗;人以为妄。余以为八家、少陵复生,必有低首俯心而遵其改者,必有反覆辩论而不遵其改者。要之,抉摘于字句间,虽“六经”颇有可议处;固无劳二公之舍其田而人之田也。

方望溪,即方苞,(1668年—1749年),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考取江南乡试第一名。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中进士,因母病归家未出仕。康熙五十年(1711年)因戴名世《南山集》案被牵连入狱。赦出后隶属汉军旗籍,入值南书房。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充任武英殿修书总裁。雍正时期,赦出旗籍,重归汉籍。累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乾隆时期,再入南书房,任礼部右侍郎、经史馆总裁等职。乾隆七年(1742年),辞官归家。乾隆十四年(1749年),方苞病逝,年八十二岁。方苞为学以程、朱为宗,提倡写古文要重“义法”,追求道与文并重。他以简严精实的文风,在“义法”理论指导下,把古文写得清新雅洁、自然流畅,并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在清初文坛独树一帜。方苞的思想在后世发展出了“桐城派”散文,方苞也因此与姚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著有《方望溪先生全集》。

八家,指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故可用“韩柳欧王曾三苏”概括。

屈悔翁,即屈复,(1668年—1745年),初名北雄,后改复,字见心,号晦翁,晚号逋翁、金粟老人,世称“关西夫子”。蒲城(今属陕西)县罕井镇人,后迁县城北关。清代诗人。19岁时童子试第一名。不久出游晋、豫、苏、浙各地,又历经闽、粤等处,并四至京师。乾隆元年(1736年)曾被举博学鸿词科,不肯应试。72岁时尚在北京蒲城会馆撰书,终生未归故乡。著有《弱水集》等。《随园诗话》中均称其“悔翁”,不知是否误刻。

杜,指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抉摘,音jué zhāi,释义:1、意思是抉择、择取。唐·陆龟蒙《甫里先生传》:“好读古圣人书,探六籍,识大义,就中乐《春秋》,抉摘微旨。”宋·沈洵《序》:“自汉魏以来诗人篇咏,咸参稽抉摘,以品藻其是非。”2、挑剔,揭发指摘。林纾《译序》:“迭更司极力抉摘下等社会之积弊,作为小说,俾政府知而改之,每书必竖一义。”

六经,音liù jīng,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这六部经典著作的全名依次为《诗经》、《书经》(即《尚书》)、《仪礼》、《易经》(即《周易》)、《乐经》、《春秋》。六经即此六部经典古籍的合称,始见于《庄子·天运篇》。

芸,音yún,释义:1、本义是一种草。东汉·许慎《说文》:芸,芸草也,似目宿。2、古同“耘”,除掉杂草。《论语·微子》:植其仗而芸。《汉书·王莽传》:父子夫妇终年耕芸。

(待)

相关文章

  • 闲读《随园诗话》(683)

    【原书卷一·二九】方望溪删改八家文,屈悔翁改杜诗;人以为妄。余以为八家、少陵复生,必有低首俯心而遵其改者,必有反覆...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闲读《随园诗话》(3)

    【原书补遗卷五·八】张若瀛诗,好游戏,咏《眼镜》云:“终日耳边拉短纤,何时鼻上卸长枷?”闻者皆笑。《赠兄竹杖》云:...

  • 闲读《随园诗话》(6)

    【原书卷二·—八】尹文端公论诗最细,有“差半个字”之说。如唐人:“夜琴知欲雨,晚簟觉新秋。”“新秋”二字,现成语也...

  • 闲读《随园诗话》(7)

    【原书卷二·四一】为人不可不辨者:柔之与弱也,刚之与暴也,俭之与啬也,厚之与昏也,明之与刻也,自重之与自大也,自谦...

  • 闲读《随园诗话》(15)

    【原书卷三·三〇】杭州周汾,字蓉衣,咏《春柳》云:“西湖送我离家早,北道看人得第多。”不脱不粘,得古人未有。惜客死...

  • 闲读《随园诗话》(12)

    【原书卷二·六四】崔念陵进士《鄱阳道中》云:“斑鸠呼雨两三处,毛竹编篱四五家。流水声中行半日,薰风不动晚禾花。”《...

  • 闲读《随园诗话》(13)

    【原书卷二·七八】上虞陈少亭爱童二树五言,为《摘句图》,仿阮亭之摘施愚山也。余尤喜其“早烟山际重,春雾水边多”、“...

  • 闲读《随园诗话》(4)

    【原书补遗卷五·一十三】山东道上,妓女最多,佳者绝少;过客题诗壁上者亦多,佳者亦少。独有无名氏末二句云:“最是低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读《随园诗话》(68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dh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