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文社科政治与社会学
【连载2】类型不平等在抗争政治与民主化过程中的机制分析(2)

【连载2】类型不平等在抗争政治与民主化过程中的机制分析(2)

作者: 3c88188d24a4 | 来源:发表于2018-06-01 11:15 被阅读53次

【第二弹】查尔斯的民主化理论简述

因为本话题主要讨论的是“类型不平等”,所以民主化理论在此不能喧宾夺主。下面只对其民主化理论做一个简要概述,以便于更好地理解类型不平等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

查尔斯对民主与民主化的定义

查尔斯对于民主的定义不同于传统的宪法定义、实质性定义或程序性定义。

宪法的定义方式主要集中在一个体制所颁布的有关政治活动的法律上,因此我们能够通过对比法律体系,透过历史来认识寡头制、君主制、共和制以及许多其他政权的差异。

实质性的定义方式集中于某一政权创造的(promote)生活条件及政治:这个政权能否促进人类福祉、个人自由、安全、公正、社会平等、公众协商等。【这是近代以来西方一直推崇的一套价值观,并将之认为是普世价值观】

程序性定义将注意力集中在选举上,看大量公民参与的真正竞争选举是否在政府的人员和政策上经常产生变化。

这些定义方式是基于世界范围内观察研究与经验总结。当然各有其道理,也各有其缺陷。人类历史与社会之复杂不可期望一言以盖之,但这并不意味着“定义”是没有价值的,这些智慧给我们提供的是一种理解社会的角度,也是建构一种理论的基石。但是也不要忘了,这些概念在拓展我们思维的同时也在限制我们的认识。突破思维惯习,探索新的角度,才能不断创新知识,查尔斯正是这样做的。

首先他提出民主应当是国家与公民之间的某种关系(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可以称之为政体),而民主化和去民主化就会是这类关系上的变化。进而他提出

当一个国家和它公民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广泛的、平等的、有保护的和相互制约的协商这些特点,我们就说其政权在这个程度上是民主的。民主化即意味着朝着更广泛、更平等、更多保护和更多制约的协商的方向的净运动(net movement)。

显然,去民主化则相反。之后所有关于民主或民主化的讨论解释都是在广泛性、平等、保护和相互制约的协商这四个维度上进行的。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查尔斯在多部著作中反复强调民主化不是一个“单一的事物”,它是由多种要求与反要求之间相互作用带来的一个偶然结果,不存在民主化的充分条件。民主政体也是稀少的、偶然的、最近的产物。

民主化的过程

虽说没有促进民主化的普遍条件,但是查尔斯确实认为某些必需的过程会促进民主化,而那些过程的逆转则会促进去民主化。他提出民主化的关键过程有以下三点:信任网络融入公共政治;公共政治与类型不平等的分离;自治的强制权力中心的抑制

在正式进入类型不平等理论的分析之前,还必须简要阐释一下民主化与抗争政治的基本关系。因为类型不平等正是在抗争政治与民主化交互运动过程中发挥影响以及被影响的。

民主化与抗争政治的基本关系

总的来说,民主来自于民众的斗争,并且它还动员和重塑着民众的斗争,抗争政治与民主化的关系是一种交互影响的关系

民主来自于抗争政治并不是说抗争政治必然产生民主,而是指抗争政治是民主产生的一个必要过程(注意不是条件),而且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产生趋向民主的转变净运动,这些特定的条件包括上述提到的民主化的三个关键过程以及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并且要注意的是,抗争并不必然会促进民主化,有时还会促使去民主化的发生【如精英抗争--寡头政治】。

民主同时还动员和重塑着抗争政治。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深刻影响着抗争政治的形式、剧目的转变、界限激活机制等,在查尔斯的民主与抗争政治理论中,民主程度与政府能力组成的二维框架是研究民主化路径、政权与斗争剧目关系等的重要分析方法,同时他也通过大量的历史案例充分说明了这种分析方法对于研究与理解民主化、抗争政治的有效性。

查尔斯对于“民主”的理论阐释主要在他的《民主》这本著作中,有兴趣的简友可以进一步去阅读。


【下一弹】类型不平等-作为理解查尔斯抗争政治与民主化理论的keypoint.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连载2】类型不平等在抗争政治与民主化过程中的机制分析(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do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