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的那场雨,时下时停,一直下到今天早上。6点半了,想去沙河边走走,可是楼下全是撑伞和穿雨披的人。今天的晨走只好作罢。
几场雨让室内的温度从29℃降到了23℃,静坐家中会感觉有些冷,毛绒绒的拖鞋也穿上了。有网友调侃说:成都的温度一到30℃就减半。的确,最近都有好几次这样断崖式降温的天气了。

出院回家休养后,一直不能静心阅读,不是看手机视频,就是看电视连续剧。视频喜欢看那些做善事的爱心人士,以及奋进中的年轻人的日常。
有些地方老人都80,90多岁了,穿得单薄走二、三十里卖菜。大葱一元钱6斤,萝卜一元钱2斤,即使如此便宜的菜也无人购买。
爱心人士把老人所有的菜都买了,一共才30,40多元。爱心人士会多给他们几十元钱,他们总会推脱说太多了,于是僵持许久才收下。或许爱心人士这样一时的帮助,并不能改变他们的生活,但足以温暖人心。
奋进中的年轻人,白天打工,晚上做视频表达自己的生活志愿,以及自己的一日三餐。晚饭以后,还要做直播带货,没有一分钟让自己闲着。挣得钱悉数寄回家,帮家里还清了所有的债务。
整天看视频、看电视,看得自己头昏脑胀,看得自己眼睛都花了,后来连手机上的字都看不清楚了,只好截屏后放大了再看。
想想自己还是应该读一读书,回归到阅读写作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少了喧闹,多了片刻的宁静。于是打开书柜,翻捡着自己想看的书。最后找到了一本《中国文化课》,作者余秋雨。
在书柜里还找到了一本日记,这篇2016年5月30日的日记,有些字已经不认识了,怎么看也想不起儿子当时给我买的是什么让我去拿。不过,记录了儿子说听到孙子叫我奶奶,当时子宇才二个月。
子宇刚出生的时候,儿媳的父亲说等他睡床上,怎么哭都不要去抱,不然他一天到晚都要抱。于是,每次子宇在床上又哭又闹的时候,我都跟他说说话,从不抱他。
子宇一个多月了,或许他的妈妈已经妥协了,把他抱习惯了。有一天中午,儿媳妇正在吃饭,子宇又开始哭了,眯着眼睛手舞足蹈地哭,我依然与他说话,他哭得更厉害了。
儿媳用乞求的语气说;“奶奶,你就抱一下他吧”。我依然说:“喊奶奶,喊奶奶就抱你。”子宇仿佛听懂了,不再扯着嗓子哭了,而是想方设法撅着小嘴发“奶奶”的音,后来终于清晰地喊出了奶奶,我才把他抱起来。再后来,我每次去儿子家都会与子宇说话,重复教他喊奶奶。
过了一段时间,我就在学校神气地说:“我孙子才一个多月就会喊奶奶了,我是他生命中第一个称呼的人。”大家听了以后,都对我说的话嗤之以鼻,我也只好苦笑一番,讪讪地离去。
后来学校一位女教师,升级当姨婆了。有一天课间,她专门来办公室找到我说:“我相信你说的你孙子一个多月就会叫你奶奶了,我相信了,我侄孙女也是一样。”说完以后,她还绘声绘色地给办公室老师说,她侄孙是如何喊奶奶的,仿佛是在为我平反昭雪。我心里暗暗地想可能不一样哦,我被叫奶奶,是我不厌其烦地教,是教育的作用。


《中国文化课》这本书共有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引论·文化定义;
第二单元:史迹·悠悠文脉;
第三单元:人道·儒家佛家道家;
第四单元:反思·利弊所在;
第五单元:储心·必要记忆。
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五单元:储心·必要记忆。这个单元从甲骨文、青铜时代、周易讲起,到《诗经》魏晋南北朝诗文,顺着时间线索,一直到宋词、宋诗和宋文,以及元明清剧作和小说。最后,是《老子》《心经》等今译和简释。这个单元是对中国文化及文学的温故知新。

有文字的日子,时光温柔以待。这本《中国文化课》,将让我重新开启静心读书的时光。每天哪怕只是读一个部分或者是几页,只有坚持都会令人感受书香,让生活变得有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