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江西省奉新权氏

江西省奉新权氏

作者: 9b6999f84d68 | 来源:发表于2019-01-12 02:45 被阅读11次

    江西省奉新县下观权氏

      下观村距离江西南昌90公里,距离奉新县城不到8公里,开车半小时路程,因四面环山丘,是奉新县从平原地区通往山区的分界线之一。现有男丁和未嫁人口125人。

      清道光二年(1823年)六修家谱时候计开学派:

    成章业焕星,道德振家声;

     名映光辉显,功勋万代新

      又开盛字行: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三十二世祖世富公自明朝嘉靖年间往来奉新经商,因高安鸡埇村权氏当时地少人多,世富公有意寻找新的地方繁衍子孙,他在奉新溯潦河而上,到了今故县等地,看到土地肥美,遂落户在河边一处叫棋盘洲的地方,遂为奉新支祖。其后人觉得距河太近,存在诸多不方便,又迁移到桃花咀。 

    下观旧貌

      至邦贤公时才落址到如今的位置,至于为何取名下观,盛松公在下观序中说道:然地名下观者何意也?奉邑原名海邑,邑可改而观亦可改,欤是未可知也,触是予下观之迁。

    下观村老井

      据1783年盛松公等参与编修的六修族谱记载,36世祖应贵公(1641—1708)之子邦贤(1676—1744)是下观的创始人。邦贤公去世后,葬于鸡埇虎形山,家父权焕银90年代去见过,碑石已经断为两半。邦贤公夫人雷氏奶奶(1687—1770)则葬于下观的虎形山上,碑石很大,上面篆刻了5个儿子的名字。

    下观村共祖奶奶

     到了38世祖兴豹(即覃七公,葬麦园里1715—1784),就正式的落户下观,娶妻县衙背王氏(1722——1752,葬于虎形山,雷氏婆婆边)。因兴豹与兴龙兄弟不和,兴龙仗着8个儿子,经常欺负弟弟兴豹这支,于是两家断绝来往,把连接两个院落的巷子砌墙隔断开。或许由于人多地隘的原因,最终兴龙及子孙全部离开了下观,也有的回到了鸡埇和后溪居住。所以,世富公在奉新传了5代后,就剩下兴豹公这一支的后人了。

           

    兴豹公之墓

        

       王氏奶奶之墓

      世富公再次选址,搬迁到如今的地方,立名“下观”。为什么叫下观呢,我猜测可能原址是住在“上观”附近,后搬来此地,按照当时习惯,依例称为“下观”吧。盛松公在家谱上也有官方的说法。

      乾隆盛世,人人安居乐业,人口得到了发展。原有的房屋已经不能满足新的需求,于是又建造了一栋二院三进的大屋(见封底图片)。两个院子有暗巷相连,院门外墙用青砖麻石砌成,正门顶部立一石雕官帽,象征着是官宦后人,门眉上写着【筠阳世第】,筠阳即现在的高安县旧称,意思是下观这支来自于高安,是有名望的一族,出过高官。

    2012年的老屋

      整个新屋是分二个阶段来完成的。初时只是建好了下屋,搬过来了一部分人先住。住了一段时期,在经济上准备充分后,才又把上屋建设好。

    2012年的老屋

      据本人祖父权业本【1898-1995】口传,第一次建的住房是一栋四间的砖瓦结构平房,该房存世百年后,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完全倒塌。 

    2012年的老屋

      兴字辈的兴龙、兴豹、兴虎、兴凤、兴斌五兄弟齐心协力,在建房初期,就规划好了风水方位,门头朝向,在村子两头栽种了樟树以避邪气,在村旁村后栽种了毛竹以求平安,并且修沟造林,打井开地,请地仙规划虎形山,使后人受益至今。

    下观村竹林

     老屋建好后,设计安放了香火位和灵牌位。当年,从右边的大门一脚迈进,可以看到上屋的后墙下(即星荣家放置饭桌的后面)供奉着的香火位,香火常年不断;从左边的大门进入,则可以看到中屋的里墙下(星利房间外墙),供奉的祖宗灵牌位。在当时的社会,每个有条件的家庭,都会设置安放香火位和祖宗灵牌位的地方。

     文革的时候,香火位和灵牌位都被当做“破四旧”砸掉了,屋内地面也被翻了一遍,以为是埋了“四旧”。

    江西奉新县下观村

      雷氏婆婆在去世后,葬于虎形山墓葬群的最高处,墓碑是一块很大的麻石。五子葬母,凭着他们的实力,建设了一条从山下直通墓前的墓道,墓道有没有铺石板?或者铺了石板被人偷走做墓碑,现在不得而知。在甬道的出口处,左右还各立一个石俑,守卫陵墓。后来,墓道被杂树遮挡,有后人因为不知,就把坟墓安葬在了墓道上,后来越葬越乱。

      也许如此怠慢,后人在乱世中吃尽苦头。百年混战,本是英雄辈出的时候,下观硬没有出一个叫得响的人物。人口也没有恢复到200年前的繁盛时期的水平。

    2018年10月祭扫祖坟

      所以,后人要再次反省一下,世富公当初重视选址、重视龙脉风水的意义。将来对下观的开发不能有损龙脉,不能以破坏山清水秀的小生态环境为代价。这样,才能使世富公的恩泽,惠及子孙。

      邦贤公初到下观时,在村子对门的山脚下已有王姓人家居住。在一些山上也可以看到一些外姓的坟墓,至少可以证明,在邦贤公迁移到下观前,这个地方曾有人居住。

    2002年的下观老居还有炊烟

    2003年的老村子

      先祖定居后把祖庙建到了对门的王家边上,就是现在进下观的路口,原来对门老菜地旁,祖庙的位置对王家不利,致使王家逐渐衰败凋零,把整个下观留给了权家。约在1880年,原来的祖庙倒塌,又把祖庙建到了村子的下首。

     解放初期,家家建起了自己的小祠堂,就在村口左边。因为是土砖做的,年久失修,后来干脆改成了猪舍。2017年,下观权氏后人筹集资金,在下首原址重新修建了祖庙。

    1958年的证

     为什么两次都要选在这个位置呢?据说是为了阻水口。村前的水流,是一支东流水,流力很强,虽然不大,但常年不断,四季常清,水质甜爽。俗语说:肥水不流外人田。但是,这股流水,对于下观人来说,不仅仅是肥水了,还是生命之水。祖辈都是喝着这股水流旁的井水长大的,口粮也是这股水滋润的,水中已经融入了兴盛、健康、平安的意念,这些,都不能随着水流走掉,所以,建一个祠堂,把这些好风水镇住。这就叫“阻水口”。大意就是这样吧!

    权业本讲诉:从1939年冬天开始,日寇的飞机开始经常在村子上空来回的盘旋,随时都可能扔下炸弹。村民们惊慌失措,到处躲藏,一路小跑向村后的老虎山里逃去。村里的业富大妈年寿已高,患有多年的哮喘病,跟自己的亲人走散了,抱着火笼吃力的跟在大家后面,边跑还边咳嗽,十分的艰难。老虎山树高林密,易于隐蔽,但是隐蔽的时候是不能发出声响的,所以每当大妈咳嗽的时候,大家总是非常的紧张,那种情形现在还历历在目。

    1958年村民田地分配

     由于飞机经常来骚扰村子,后来全村人就转移到了会埠青树村后的高山深岭里,一个叫“水庵里” 的地方。这个地方飞机很难发现,里面住满了大量的难民,大概有一二百人。我们找到一间破庙,看准了一块空地,就放下行李,从外面抱来大捆的稻草,铺在了地上。这就是我们睡觉的床了。小孩子们在草垫上蹦蹦跳跳,感觉还挺开心的。当时能有一个遮风挡雨、躲避轰炸的地方已经是很好了。

    1989年村民公约

      邦贤公、兴字辈、盛字辈都生活在“康乾盛世”时期,当时国家兴盛,百姓安居乐业,人口得到很大发展,自世富公而下,人丁已有200余口,胜于现在。此段时期的先祖都得到了很好的教育。从盛华、盛松所著的【下观权氏源流叙】来看,文笔流畅,气势宏大,学问很高。

    自朝字辈以后,下观同国家的命运一样日渐衰落。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开始,到1949年全国解放的百年多时间里,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清王朝日益腐败堕落,随后民国诞生,军阀混战,日本侵华,解放战争。中华民族进入空前大难。

      国民党在下观抓壮丁,焕金被逼疯,还有的因为抓了逃跑被打死的。日军侵略奉新后,在下观村施放了芥子毒气,期间,成字辈、章字辈、业字辈、焕字辈都饱受了苦难。不少人的四肢先肿后烂,痛苦的死去,有的死后连块碑石都没有,用破篾席卷起来埋葬,生卒年也没有留下,还有好多倒在逃难的外乡。在那个时代,能活下来就不错了。这都是权业本亲眼所见。

     解放时,下观只剩下几户人家,大概老少16人。

    下观的百岁寿星:

                  

    业本公【1898年-1995年】

                                                  

           焕明公之妻:罗延桂【1915年—2013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江西省奉新权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lq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