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一起上瑜伽课的一个朋友,之前就发现这个人的性格特别的喜欢找存在感,所有的观点、想法就是她自己内心的一面镜子。
今天她说我的毛衣太薄了,其实是对他人的穿衣带有自我观点的一个评价,我坚持自己的说法觉得还好。她一再强调毛衣太薄太大之类的,带了其他一两个人或许是跟她一致的观点,或许是觉得评判他人能抬高自己,或许是实情。但买毛衣这个事情我自己尝试过几十件,或大或小或松或紧或薄或厚或长或短,很有自己的想法。即便我没有自己的看法,那个说法只是反应她内心的想法,并不是事实,即便假设是事实,也没必要放心里去。我只是觉得差点着了人家的道。明明知道这个人是这样的性格,还与其争辩几句,简直是浪费时间,而且还是后知后觉发现的。只能说明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自己修养、心性还不过关,遇事心态要平和,旁人说啥都不在意,不放在心上,自己内心有一杆秤,任凭他人说三道四。
从自我内心深处的分析,我确实是对自己的衣着比较在意,才会对他人的说法很在乎。从小妈妈就特别的在意衣着,还总爱说我不会穿衣打扮,还老说我节省。在妈妈眼里我不会穿衣。矮小,节省都是缺点。所以我总想方设法的隐藏这些缺点,不爱谈论,不承认,还偶尔显摆自己内心那脆弱而不得的虚荣心。
我会担心他人说我里面的衣服太旧,上衣太紧,底裤太松,颜色太旧,穿的太大之类的。所以才容易着了他人的道,才会跟他人有争执。
要在衣服方面看淡,得像老公这样不在意就随便他人评论。我不在乎的东西,你说啥都是白搭。我都无视它,我都不以为意,自然就看的很淡。
我觉得我特别的节省,很多东西舍不得买。超市零食、蔬菜之类的打折,我就买的份量多很多。有时候吃不完就想着慢慢吃。衣服打折或者低价促销,我也会多买几件。现在比以前理智一点。像之前买了有几件衣服很便宜的,后面没穿过的。或者买的不合适的,不合适的衣服只能说明眼光问题,多练习多买几次自然可以慢慢避免。有时候菜价涨了,我原本要买那个菜,我可能就要换个菜来选择。家里来了很多客人,有时候想着搞好一点,但是买着买着就想着节省一点。之前买了坚果还舍不得分享出来吃,把物质看的太重,心情自然会随着物质涨跌高低变化不定。以前买个早餐还要看怎么划算,外面吃个饭也要看是不是不核算。太在意金钱物质,吃能好吗?担心人民币又少了之类的,担心店家价格厚不厚道,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宰,担心被老板撸羊毛了,担心付款买单那个大数字,担心到底该谁来买单?能吃好吗?能好好享受在外的美食吗?能好好和家人朋友轻松自在的聊天吗?不管是在菜市场,或超市,或商场,或饭店。好好让自己放松,真的自己喜欢或者想吃想玩,咱不看数字,要的就是那种洒脱。而且我的金钱物质也可以让自己过得那么随性。就不用那么紧张在意。人生短短几个秋,活的随性一点,简单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