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英歌h
一个4岁的小女孩告诉妈妈,幼儿园老师留了手工作业。妈妈就教她用一根麻绳编了一只捕梦网,并将小女孩的画折叠成一只小纸鹤,放在网里。画上有太阳公公、有小仙女、有小白兔、有胡萝卜......
“捕梦网”,好有诗意的名字。据说,“捕梦网"(“Dreamcatcher”)起源于18世纪北美印地安部落,开始时很朴拙,用植物纤维和小枝条编织成兜网状,网中央有裸石,后经改造越编越精美,加上美丽的羽毛等各种点缀。
无论形状样式如何改变,“捉梦者”的用意是一样的,挂在床头,过滤梦境,据说那些美梦会穿过网格,如羽毛轻盈落在沉睡者身上,而幽灵一样的噩梦在降临前就会被捉住,护佑人们夜夜美梦相伴。
这是多么美好的祈愿,“捕梦网”,本身就是一个美梦。就算真的灵验,作为成年人的“捉梦者”,得多么强大,才捉得光幽灵一般的噩梦。那些溜进我们梦境的噩梦,是不是“捉梦者”不堪其负、打了个盹?
小小的孩子就不一样,他们的世界如此纯净、空灵。如果真有“捕梦网”,捕到的定是美丽无比的梦,它们会争先恐后穿过网格,如羽毛轻落在孩子们粉嫩的小脸蛋和长长的睫毛上。孩子本身就是轻盈的天使,星空下伴着他们的美梦一起飞翔。
但终有一天,焦虑、疲惫、压力、恐惧会化身噩梦,努力想穿透孩子们的“捕梦网”,令他们的“捉梦者”开始忙碌,可捉来捉去,总有捉不光的一天。就在这种博弈中,天使们的翅膀渐渐退化脱落,他们在成长,却再也飞不起来。
每天上班路上,我都会与一所小学的学生不期而遇。那天一个小男孩的身影深深地刺痛了我:近视镜片厚如瓶底,双肩书包重如小山。他左手提双运动鞋,右手拎只保温壶,低头含胸,双脚拖拖沓沓走过斑马线。我仿佛看到一只折翼的天使,正艰难地在地上匍匐前行。
每当看到这些负重的孩子,我总会在心底问自己,假如人生可以重新来过,再做回儿童,我愿意吗?我的回答是:“不!”
我的儿童时代虽然物质匮乏,缺吃少穿,没有玩具,但远比现在的儿童活得更接近天使。
那时候,我们只上半天课,周三周五遇老师开会学习,只有两节课。那时候,我们没有家长接送,同学结伴上学放学,数着蚂蚁追着蝴蝶唱着儿歌。
现在的孩子能体会到那种简单的快乐么?都说再苦不能苦孩子,所以现在的孩子从小锦衣玉食、物质丰盈,想要什么几乎就有什么。可是他们轻松快乐么?背不动的书包、写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才艺班......他们过早地踏上了充满竞争之途。这些小可怜儿。
真心希望每个孩子都有一张力量强大的“捕梦网”,努力为他们过滤梦境,让他们在美丽的梦幻中,回归为快乐的天使......
网图 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