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心”审视中国文化的特质与现代意义,建立文化自觉与自信:如何看

从“心”审视中国文化的特质与现代意义,建立文化自觉与自信:如何看

作者: 成慈 | 来源:发表于2023-01-19 23:02 被阅读0次

      心有一种分法:人心和道心。

      人心就是道心,道心就是人心。

        佛法里说的佛就是人,人就是佛,人是迷误的佛,佛是觉悟的人,迷误的佛就是人心,觉悟的人就是道心。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人心的迷误呼唤国学的回归。

      因为国学在当代社会有两大基本作用:一是修心;二是开智;最核心的是修心。

      所谓国学?简单地说就是中国传统的学问、学术,也叫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热实际上从2004年开始。

      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结构是一源三流:一源就是易,三流是儒家、道家、释(佛)家。

        周易的修心是讲:人一生下来灵魂就在外面游荡即游魂,回到自己的身上即归魂的过程,也叫安身立命,命定住了,就叫修心。

        儒、释、道三家的修心各有侧重。儒家讲正心。道家讲清心。佛家讲明心见性,即可成佛。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情绪问题即心理问题。

        有情绪就是人心,没情绪就是道心,生活就变得简单了。同时愚痴是最大的情绪,就是人心惟危,愚痴是最大的“危”,因为愚痴就是所谓的无明、不开悟。

        所以具有修心和开智作用的国学强势回归是大势所趋。

        国学热是时代的需要,发展的需要!

相关文章

  • 2018-09-25

    中国文化中的练心与练性 一一兼谈文化心理与文化价值 在中国文化的意义下,练性即克治功夫。见理见性,见心见性,成理成...

  • 中国文化的张力:传统解故 - 刘梦溪

    文史大家刘梦溪50年思想精华,传统文化如何进入现代生活,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国文化的命运》并称“中国文化三...

  • 《东西文化比较与现代环境观的建立》4

    《东西文化比较与现代环境观的建立》4 论“天人合一” 夏显泽:《从环境问题看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

  • 共读《父母的觉醒》D17/21

    如何与孩子建立深层次的情感纽带?如何培养自觉的孩子呢? 通过《父母的觉醒》这本书,我们了解到—— 我们与孩子心与心...

  • 关于瑜伽——心

    那么,瑜伽与“心”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文化中关于“心”的理解有哪些? “心”,中国文化...

  • 沟通的本质

    沟通的目的是建立链接,而链接的本质,是人与人、心与心的链接。心与心的链接,该如何建立呢? 真诚、坦率、自信、尊重他...

  • 中国文化的背景与特质

    作为世界上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化形态,中国文化有着非常鲜明的特质。这种特质是由其特殊的背景决定的。 地缘背景。...

  • 后海地区和文化自信

    说中国文化不自信吧,还是说自信呢? 你看,自张医生说不许喝粥开始,中国两河文化也就才2500年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

  • 传承与超越

    水墨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不仅承载着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质与审美内核,更承载着中国历代文人修内质、养德操、怡...

  • 读余英时先生《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和《试论中国文化的

    读余英时先生《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和《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之所以这两篇放在一起读和说,因其思想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心”审视中国文化的特质与现代意义,建立文化自觉与自信:如何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nq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