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千秋功过,谁与评说——读《李鸿章》有感之二

千秋功过,谁与评说——读《李鸿章》有感之二

作者: 光风霁月_f8ba | 来源:发表于2024-01-10 22:05 被阅读0次

    首倡变法,提倡持久的改革。在当时的中国,李鸿章清醒地认识到必须以积极的姿态代替消极的方式争取和平,无所作为只能是坐以待毙。他主张改革科技,改革陆军和水军,主张中国要富强,现代化是必由之路,他认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加强海防建设,创建海军舰队,经营北洋水师,改组轮船招商局,兴办矿业,发展邮政及电信事业,修建铁路,创办机器制布局,争取利权。在学习外国上,李鸿章不仅是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人,而且他还身体力行,亲自实践,对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史无前例的贡献

    在外交上,李鸿章与毕秘鲁政府签署《中壁条约》,保护华工在秘的利益。与英国签订《中英烟台条约》保护了我们的经济利益,创下了一个弱国杀害外国人后,还能够定出一个一定程度上有所抵制的条约。这使李鸿章一跃而成为名震世界外交能手。中法马尾战役以后签订《中法新约》,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首次在对外条约中没有割地赔款的条约。在他的力主下,中国开始派遣驻外使节,开始了用现代外交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的先河。

    但是,中日甲午海战,却使李鸿章大受打击,他一手创建的北洋水师在这次海战中彻底完蛋,他自己先是因为战败而被处分降职,后又被派去日本进行谈判,签订《马关条约》,不仅被刺受伤,还落了个“卖国贼”的称号。对此,梁启超却称赞李鸿章,“合肥,合肥,虽败亦豪哉。”那是因为他深知,中日战败的主要责任是朝廷而非李鸿章,相反,在战事激烈之时,只有李鸿章一个在独撑大局,而战后签署条约,李鸿章在战败情况下能签订那样的条约,也是用尽了所有的智慧和努力了。

    出使西国可以说是李鸿章外交史上的辉煌。1896年他代表清廷出使西方各国,先去俄罗斯参加俄皇的加冕大典,又到德国与卑斯麦论政,然后一路去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美国、加拿大,一路走来得到了各国的隆重接待。而他的风度与见识也赢得了西方各大媒体交相赞誉。在这次巡游之中,他清晰的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区别,他说“孔子之道与基督之道,大略相同。唯一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则’己所欲者,必施于人’。”

    结束访问回到中国,七十几岁的高龄的李鸿章入职总理衙门,对康梁变法再寄希望,无奈乱世擎天力所不及,变法失败,义和团动乱,清廷欲借义和团之力驱逐洋人。但却惹下弥天大祸,八国联军入侵。当局势不可控时,被贬两广的他又被急电召回北京,最终签署《辛丑条约》。虽然他在谈判时,巧妙地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以疑质疑,尽可能把中国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但是,他还是无可避免的成了替罪羔羊,背上了“卖国贼”的千古骂名。

    79岁时,这位曾以一己之力力擎大局的肱骨大臣含恨而逝,临终之时当被问及家事时,他不作声,当被问及国事时流下眼泪。读到这儿,无端悲从中来。

    千秋功过,谁与评说?

    李鸿章一死犹如擎天柱倒,清廷再无依靠。回顾其一生,镇压太平天国,剿灭捻军,兴办洋务,建立海军,参与签订了几个条约,究竟是功大于过还是功过相抵,过大于功?在了解了当时国情之后,断不能简单以“卖国贼”而评价之。

    因为,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把他放在当时当地的环境里,以当时的思想和标准衡量。李鸿章时的中国积贫积弱,科技不兴,实力不强,打又打不过人家,谈又没有谈的资格和底气,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主张韬光养晦,发展壮大实力不失为明智之举。只可惜,这一切又不是他一人能决定得了的。

    更何况,我们不能以今日之知识要求彼时之古人。在我看来,在当时当地,李鸿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已经竭尽全力做到最好,可以当之无愧被称之国之肱骨,人中龙凤了!而这样的一个人物百年来却始终背负骂名。

    哀哉,叹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秋功过,谁与评说——读《李鸿章》有感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nz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