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王阳明全集》
第四天,王守仁知道了安静,牢稳多了,能坐住了。这样,辛得理反而不让他坐了,吩咐他,一个人打扫院子,打扫教室。小孩子扫地毛躁,像画马一样,隔三岔五,急着完成任务。辛得理等王守仁一个人胡乱扫完院子,正要放下手中的扫帚,及时走到了他身旁,接过扫帚,重新打扫,边扫边告诫他:“人生百事,不学不会。扫地也一样。事事有技巧。和读书一样,书要一字一字读,地要一下一下扫,读书不能漏字,扫地不能隔过去,读书要沉下心,一字一字往下念,扫地要沉下扫帚,一扫帚一扫帚平推,不要往上扬,上扬容易起灰尘。懂了吗?你再扫一遍,我看看。”王守仁按着辛先生的教导,像写字一样,不再空格了,一下挨着一下扫,边扫地边听先生因势利导的教育:“你要做圣贤,先生很欣赏你,很支持你。圣贤要从小事做起,日积月累,没有积累,那就只是空中楼阁,流于口头。”辛得理发现王守仁理解力很强,很快扫地就像模像样了,很细密很沉稳,于是,他进一步说道:“你别小看这扫帚,它可以扫地,但是不能仅仅把它看作扫地的工具,家里的鸡毛掸子,是用来除灰尘的,道士们手中的拂尘,也是除尘。”辛先生见学生很认真扫地和听教,决定给他开些小灶,“扫帚、鸡毛掸子、拂尘,人们用来天天扫除。为什么天天扫除?这是提醒我们,既要打扫地面,也要打扫我们的心灵。”王守仁听到打扫心灵,有些不解其意,他直起腰来,疑惑地看着辛先生。辛先生看火候很好,望着孩子求知的眼睛,他和声细语地说:“人的心灵也会落灰尘,也需要天天打扫。学圣贤,做圣贤,要像打扫庭院房屋一样,天天时时打扫心灵。”王守仁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辛得理索性一次说个透彻:“你现在扫地,心里就想着扫地,别的念头把它打扫出去;同样道理,你读书的时候,就一心读书,不是读书的念头,把它打扫出去;你吃饭的时候,就专心吃饭,不是吃饭的念头,把它打扫出去。这下明白了吧?”王守仁点了点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