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陆续续写作已经有快100多天了。从去年的10月底到现在。去年是微写作,每天在100字左右。今年给自己的目标虽然也是微写作,但是文章逐渐的稍微有了一点的体系。
写作前几天,真的水平非常的差。
到了后面,因为在练习,怎么把文章写得有逻辑一点,所以文章看上去仿佛还行,内容结构都还有那么一点意思。
直到现在,我的文章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01 比如我的用词不精准,翻来覆去都是那么一些词
我曾经看过一个小视频,里面会对外国人进行一些采访。里面有一个德国的老爷子,既然能张口背诵道德经的内容,这让我内心很是震惊。让外国人竟然能这么熟悉中国的文化。
而我别说是熟悉这些传统文化了。
我连用词造句都成了问题。
一个是用词造句方面,另外一个就是:
02 我的内容也非常的匮乏
一方面我现在基本上能够写的内容都已经写了,再写就是翻来覆去的翻旧账。
另一方面,虽然我也在不断的输入,包括阅读,包括去做其他的一些输入。
不过效果不怎么好,就是我虽然相同的收入,但是没办法做到相同的输出。
原因可能是我没有带着写作的思想去输入吧。
针对这个问题,我现在想到的是,我可以去利用思维导图。我虽然接触过思维导图,但是我觉得思维导图非常的浪费时间,但是我又想了一下,我觉得,怎么怎么样?我没有真的去做过,还是需要去实践,才知道这个效果好不好的。
我觉得好像做思维导图没效率,那结果有可能反而不一样。
03 我的文章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结构不清晰
这是因为我没有在文章之前有列提纲的习惯。
同样的,我今后打算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写文章的提纲。
然后再用很多的素材堆积是总结自己的观点,让商家更加的有细节,然后再修改。
04 另外一个文章的问题就是,素材太少了
解决素材太少的办法是什么样子的?
我去请教过别人,我也自己去学过一些课程。我在印象笔记里建了一个笔记,专门用来收集自己平时的一些素材。
收集素材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你一定要记录它的来源。
比如说你是在你朋友那里听到的,那你就可以写来自哪位哪位朋友。再比如是哪位非常出名的人写的,那你就可以把他的名字写上去。
因为你要去用一些素材的时候,或者直接引用一些名人的话,你是需要标注它的来源的,这样才不会被定义为是抄袭,别人的东西你不能够自己拿来就用。
以上就是我关于写作自己的一些总结。
我目前正在实行的就是收集素材,和去看汉语词典中的词。
使用思维导图我输入整理和输出的提纲暂时还没有涉及。
在我看来写作就跟种庄稼搞生产是一样的,都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可以用一系列的方法让自己的写作更加的稳定。
找到自己的问题再逐个击破就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