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通天路,耕地不用驴

作者: 李彦国 | 来源:发表于2019-05-08 09:26 被阅读424次

我的土地低处很少,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的山岭上,分两处,一处在南牙豁,一处在窑凹。

南牙豁是全球农业文化遗产首要保护的一道沟,我在这里耕种着15块梯田,套上毛驴三天才能犁完,但我已无力耕种。全家八口人,他们都到外面去了,家里只剩下我一个。刚决定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我却眼盯盯看着土地被撂荒,心里十分矛盾。

窑凹也是好地,土层深,耐旱。但交通不便,没有毛驴,不能耕种,即使收了,也扛不回来,不得不放弃。

我弟弟的地也在窑凹,这几年出外打工,由我种着,已种了四年,今年没有毛驴了,我也种不了。

今天早晨,弟弟说:“你不种了,我再种上。四街村委要在窑凹修天路。”

有了天路,犁地用微耕机,运输用三轮车,没有毛驴,也能种地。

我问:“修天路的事定下来了?”弟弟说:“村主任专门去看了,让我一块去跟测的,今年就要开工,还要占你一部分地才够路的宽度,原来驴走的路不够宽。现在有挖掘机,十天半月就能通车。”

村主任预计3万元就可修通,京灵说:“不用3万,以我修北岭天路的经验,2万元就能把余角岭修到全教岭,如果你出2万,我可以承包。”

三街村已经修通了后郊路,修到了余角岭,挖掘机从余角岭往全教岭挖掘,不算太难。虽然海拔千米,但相对是平的。

听了这些消息,我在想,赶着毛驴种了一辈子,现在要通车了,可不能丢弃不种。

下一个星期,上窑凹,继续。

相关文章

  • 太行通天路,耕地不用驴

    我的土地低处很少,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的山岭上,分两处,一处在南牙豁,一处在窑凹。 南牙豁是全球农业文化遗产首要...

  • 耕地不用牛

    洛阳有个一拖,一拖有个农耕博物馆。农业社会几千年,而工业时代才拉开大幕二百多年而已。 想起大同的云岗石窟,想起黄河...

  • 南太行游记|行者脚下的路,孤独却坚定!

    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就给了河南。端午期间,和几个驴友结伴,徒步穿越南太行山脉,跨过山西走到河南,一路上翻山...

  • 父母在结婚的第二年买了一头耕地驴,之所以买驴,一方面,是因为耕地确实需要一个帮手,另一方面,这头驴的价格非常美丽,...

  • 驴2

    驴也不知怎么就得罪了人。 要说干活,驴出的力并不比牛马少,虽然它的个子不如牛马大,但耕地拉车也少不了驴的身影,除了...

  • 冬日通天峡 _ 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

    八百里的太行,八百里的风光,最惊最险也最美,恐怕当属通天峡。大寒时节,通天峡景区里出现了神奇的“冰挂迎春”自然...

  • 需求决定付出

    前些日子,视频上看到遥控机器耕地,无人驾使车物流货仓运货。田地里,耕地主力不再是牛,驮运主力不再是驴。农户很少...

  • 黑山峡谷行

    太行黑山峡谷行 盛夏清凉还幽静 玉女峰顶红桦林 穆柯寨旁明长城 黄龙银河通天瀑 天籁清音伴古藤 山势险峻通幽路 索...

  • 生灵

    在农村长大,不免会和那些帮人拉磨,耕地,拉车的动物们很熟。拉磨的是小疙瘩似的驴,耕地的多是性格颟顸的牛,拉车的是爱...

  • 说驴

    毛驴 过去在陕北的大牲畜中,驴养的最多。驴驮运不如骡马,耕地比不上黄牛,但农人却对它情有独钟。马虽优于行走,但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太行通天路,耕地不用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qvp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