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版本:作家出版社 紫式部,叶渭渠,唐月梅
对《源氏物语》这本书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书名之上,在这之前看过《千纸鹤》,总觉得日本的小说有太多的艳情和无病呻吟,无形之中,总会或多或少的有所偏见。直到后来,开始读《菊与刀》的时候,才略微探知一些无法理解的行为背后的坚持,有所改观。怀着这种信念,才打开这本知名已久,却无缘相识的书籍。
《源氏物语》是本小说,也是出于女子之手的小说,也自然烙上了女子的印迹。读这本小说,大概可以窥探些许彼时女子生活的状态。粗读之下,不管是处于下层的女子,还是精心培养,寄托父母意志的高贵女子,他们看起来都懦弱不堪,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听之任之。有了这种对比,八王爷大女公子为了守护自己的内心,始终拒绝薰君的感情,反而成了引人注目的人儿。也因此将其他女子归为一类。如果细细推究,会发现她们其实都一样的。在外的男子有他们的执着与事业,幽居深闺的女子同样用柔弱的外表执行着骨子里培养出来的坚持,用不同的方式守护着他们应该守护的一切。在《菊与刀》里面,讲过日本与众不同的教育,中国的孩子似乎是站在家族的荣誉上骄傲的向远处前行,而日本的教育确实让每个孩子背负着家族荣誉与责任负重前行。也因此,他们自小便格外敏感的注重家族荣誉,他们行为的标准不是是否符合我的内心,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是,这样的行为是否会让家族蒙羞。男儿在外,战战兢兢,力求一举一动不损害家族的体面,女儿在内,出家在外,小心翼翼,以己之力,不让家族蒙羞,不让自己成为父母的负担。看起来,柔弱的女子,其实骨子里都带有这种坚持,他们看似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听凭父母,嫁给宿命,然而之后的进进退退,都以家族荣誉为支撑,婚姻破裂了,哪怕对婚姻留恋,也不愿因自己的留恋让父母蒙羞,哪怕嫉妒在心,也不愿让自己妒心流露,成为别人的笑柄,有辱父母。操持家务,儿女婚嫁,日常交际,无一不是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八王爷的大女公子拒绝情爱,乃至遁入空门,也是为了不让自己陷入困境,有辱家父教导的选择,和其他看似“听话”的女子,有什么不同呢?
藏大智慧于嬉笑怒骂之间,故事中有些人的特立独行,总会让我想起魏晋那些疯癫之人,或者那些所谓离经叛道的人。但是,他们毕竟是差了一筹,骨子里的责任感与使命意识,无法让他们彻底抛开世俗的评价,任性的做自己。但正因为这样那里面的情情爱爱反而不失为生命真谛的另一种探寻。不论是源氏公子还是薰君他们看起来极端,一个四处寻花问柳,看起来多情花心,一个执着专一,矢志不渝。可是,这些极端的行为却都指向了一个同样的东西——本心。源氏公子所经历的女子不可胜数,最容易被人批评,也最容易被人喜欢。可是,真正懂源氏公子的我想还是很少的。我不想说我看懂了,但是讨厌不专心已经无法让我去理解他。但这并不妨碍我看到他在这种“滥情”之中的优点,他身边的女子很多,让他去用心照顾的也有好几个,可是,除了那些单纯因为猎艳而猎艳的女子,其他他放在心中的女子,他都能始终如一的对待。不管他们日后变成什么样子,他都记得最初动心是因为什么,也能一如既往的以此为标准,从这个女子动心之处去怜爱她,原谅那些不好的地方。我想,专心之人很多,但能记住本心的人很少,仅这一点,其他人在源氏公子眼前便已逊色很多。这一点也是,人与人之间,尤其是恋人之间,能永远彼此欣赏对方,不生怨恨的根本,喜欢与动心,不仅仅停留在当时,而是能记得为何而动心,珍惜并保持让你动心之处,包容他的不好。而这一点,于我而言,恰是人与人相处的真谛,也是生活的真谛。
这种智慧的第二点便是对生命真理的探索。在我印象之中,信奉佛教之人或多或少都有所求,以一种功利之心去对待与佛有关的一切。可是,这本书里遁入空门的人,往往不是因为有所书,而是无所求。山花春月,雨雪秋风,小至露珠,大至四时变化,都会引起他们对生命的思索。有人曾对我说过,这些问题毫无意义,劝我随意而行,不要执着。可是,如果你连生命都懒得思索,那么纵然涉猎经史,学富五车,忽略了生命最纯真的东西,纵然学甲天下,名流历史,又能怎么样呢?可是,看这本书却深有感触,他们执着于对生命的探索,执着于对生命最本真的追求,倾心于家人,夫妻,子女,看似荒诞,却抵不上任何事情足以让他们用心对待。当你入世,以此为本,承担责任,取悦该取悦之人,而不是因不悦此而逃避。当你无所牵挂,便顺遂心意,真正潜心敬佛,为心灵而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