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留有余闲,无论是做事还是时间上,以应对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专注于当下做的事情,会让我们忽略未来的意外,一旦没有余闲以应对,一个小小的意外,就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2.余闲要适当,过多会造成浪费。
3.(亨利.福特进行的为期12年的实验)一项研究表明,将工作日的工作时间从10小时缩短至8小时,每周工作天数从6天减少到5天,既能增加工人的总产出,又能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
一位软件工程师注意到,当员工开始一周工作60小时,前几周的确能完成更多的工作,但从第5周开始,员工能完成的工作量,会比他们每周工作40小时的时候少的多!
从长远来看,过度勤奋并不是个很好的选择,毕竟人的精力,身体状况都是有个度的,劳累会不断积累,如果长时间的让身体处于负荷状态下工作,不仅在效率上得不偿失,而且会对身体造成损伤,甚至是永久性的伤害。适时的休息并不是偷懒,而是为了接下来能更有效的工作。(一生勤勉的曾国藩,很大程度上就是积劳成疾而死的)
4.为了避免"管子"视野,可以一开始就把理智的选择,作为唯一的选择。比如:为工资账户设定自动转存;把冰箱里塞满健康食品。
为了能扩大"管子"视野,不断的提醒是个不错的方法。
5.人的大脑就像电脑的CPU, 内存都是有限的,可是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一点,大脑的内存同样需要进行规划和管理,当你整天陷入对生活中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中,势必不可能做好其他重要的事情,正因为大脑的带宽是有限的,所以才更需要清楚的明白,该在什么地方花费精力,什么地方应该学会去忽略。因而情绪的控制是很重要的,每一次生气,抱怨。。。都会占用不少带宽和时间。情绪的控制也并不就那么困难,只要不断练习就能逐渐掌控,只要每次在失控前,在心里先问问自己是否值得这么做?然后独处好好想想刚才如果情绪化的利弊。听起来挺麻烦的,可是却很有尝试的价值,考虑到可以极大减少情绪失控的损失的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