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送孩子,刚将车停好,还没来得及熄火,电话响了。是门门儿,邀我第一节去听他的课。我送去孩子,匆忙赶往学校,正赶上上班的点儿,好几个关键路口,都堵的闹心。等我赶到学校,离下课剩10分钟了。有一点点歉疚,没听上门儿的课。校园的路上,有几个走圈的老师,边走边聊,被裁剪的整整齐齐的灌木,如一堵矮墙一样站在那儿,绿意盎然,下课铃声欢快的响起。
到门儿的办公室等他,一会儿,刘老师,赵,门儿,相继走进门,看到我笑了。门儿脸色有点黄,看起来胖眉肿眼的,刘老师声音哑哑的,看到他俩脸上的疲倦,不知道是心疼,敬佩,还是有点儿同情,各种复杂的感情在心里涌动着。我悄悄的问,晚上弄到几点?一两点。我一句话也没说,听着他们几个人讨论如何精进细化,细节处需注意哪些?还需要加一点什么?讨论的依然很热烈,很投入。
我想到了昨天晚上,我参加完读书会,打卡到11点多,收拾洗漱睡觉。躺了一会儿,忽然想起来,看看孩子有没有踹被子,顺带看了一下手机,将近半夜12点,他俩还在办公室备课,并且晚上不准备回家了,就住在办公室。想一想,觉得他俩太辛苦了,赛课太不容易了。半夜偌大的教学楼,空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在办公室呆着有灯,还好。一出走廊一片漆黑。只有应急灯闪着蓝光,在空旷、幽长、黑暗的走廊里,像幽灵一样,让人一出门心里一紧,有一点害怕。这样的体验,我在3月份儿,和大家一起弄课题的时候,经历过一次。半夜我们三个人在办公室最后整理资料,中途上了一趟厕所,走在空荡荡的走廊里,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但我们没有住在办公室,到12点多我们就各自回家了。这几天已经深秋,家里都供暖了,学校一直没有暖气,我中午在宿舍睡一会儿,都觉得有点儿冷。教室孩子们多,白天并不冷。但大半夜,在空荡荡的,说话有回声的教学楼里过夜。办公室有没有被褥,想想半夜,他俩咋能熬得过这种寒冷?但比赛下周就要进行,只能是争分夺秒,紧锣密鼓的准备。为了赛课取得好成绩,真的是付出特别多,经受了很多别人不知道的操磨,只有参加过赛课的人才明白其中的酸甜苦辣。门儿开玩笑的说,参加完这次,我再也不参加这样的比赛了。
已经试讲了两遍了,下午第2节课又要试讲。这次我全程参与听课。看到一宿没怎么睡的门儿,上课时面对学生依然神采飞扬,轻松自如,一节课有视频,有讨论,有朗读,有分享。下课铃响的时候,正好结束,节奏刚刚好。然后又一轮的讨论,评课,调整,修改。今年赛课,不仅要用上大情境,项目化,这些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的模式和要求。还要在现场能生成新的东西,把握课的节奏,调动学生积极的思考发言,抓住学生回答的机锋,智慧的点拨。其实特别考验一个人的综合应变能力。但每一个赛课的老师,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准备,试讲,调整,修改。有的时候甚至推翻了,重新再来。经过这一次又一次的搓磨,一遍又一遍的准备,怀揣着烂熟于心的课,带着一丝丝的紧张和忐忑,走向赛场,也走向自己的教学上的一次提升和突破。
赛课,真的特别熬人。但历练过了才能升维,只要有目标,就总有奔头,就能吃下过程中的那些苦。赛课如此,生活不也是这样的吗?最难能可贵的是,经历过这样的搓磨煎熬,我们依然像从前一样投入生活,欢喜自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