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孙子兵法》的《作战篇》中,孙子指出“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意思是:统兵作战贵在速战速决,而不宜旷日持久。所以,深谙用兵之道的将领,是民众生死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者。
篇名的“作战”并非我们现代汉语字面意思的作战,“作”意为兴办、筹措。《周易·乾卦》曰:“圣人作而万物睹。”本篇是《计篇》之后,讨论庙算后的兴师用兵,主要是战前的准备,包括计算战争的经济成本,筹措车马、器械、粮草以及应酬的费用。
先秦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发动一场战争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不仅是对诸侯国经济实力的考验,也给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而且大军远征,深入敌境,补给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孙子主张进攻要速战速胜,而非持久作战,所谓:“兵贵胜,不贵久。”他认为明智的将领应“因粮于敌”,最大限度夺取敌国的物资、人员为我所用,减少长途运输,节约作战开支,避免国内出现财政困难,莫给虎视眈眈的邻国以可乘之机。
二〇二三年十月三十日 6:20——6:5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