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家
究竟怎样正确地“在酒桌上不喝酒”?

究竟怎样正确地“在酒桌上不喝酒”?

作者: 奔跑的大胯 | 来源:发表于2018-12-11 20:00 被阅读5次
image

撰文丨大胯

阅读提示

  • 如果你现在内心浮躁,请关闭这篇文章
  • 因为本文需要逐字逐句地阅读,否则难以理解文中的逻辑
  • 如果你能顺利看完并理解全文,很荣幸!我们是同一类人。

写在前面的话

距离农历新年还剩56天的时间,春节一到,各种酒局少不了:

  • 家庭聚会;
  • 同学聚会;
  • 老乡聚会;
  • 战友聚会;
  • ……

这类酒局虽然不像商务应酬那般“勾心斗角”,却也经常出现“壮士断腕”、“醉山颓倒”等惨烈的场面。

在之前的文章《为什么不能随便说“我随时有空”?》中,也提到过:

上“酒桌”且“喝酒”是一项成本很高的社交活动。

事实上,如果耐心观察,你总会发现一些人在酒场能够“逢凶化吉”——不用喝酒。

但是,依然有很多“本不想喝酒的人”心中总存在着一种妄念:

来都来了,抹不开面子,难以推脱,还是喝吧

如果换个情境:

  • 如果别人在公共场合用“无理的要求”试图“绑架”你
  • 对方的行为当然是粗俗且不礼貌的
  • 但是更大的问题还是在你自己身上

大多数人“在生活中”都明白:

自己不是“人民币”,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但是一旦“上了酒桌”,就好像忘记了这个道理,相反:

他们把自己化身为“人民币”,试图想让所有人都满意

他们端起酒杯,觥筹交错,把酒言欢,酩酊大醉,回家后折腾得一家人心神不宁

第二天起床,头痛、胃痛,哪都痛,后悔莫及,顺手拿起手机发了个朋友圈:

从今天开始戒酒,立帖为证。

不过几日,朋友几句“相劝”,再次拿起了酒杯,“血战沙场”

问题是:

究竟怎么正确地“在酒桌上不喝酒”?


正文

在酒桌上,一个被很多人忽略事实是:

只要你不想喝,实际上就是可以不喝的。

但是,“不喝”这两个字不能直接说出来,与人沟通讲究“出口不伤人”、“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相反,我们需要做的是:

把“不喝”这两个字,温柔且艺术地表达出来,不伤害大家的和气。

一个被很多人遗忘的事实是:

社交中一定要设置边界,设置边界一点都不俗套。


比如:鲁迅先生特别会设置边界。

一次,他在上海的家中,外头有人来访。

他不太熟,但知道对方和自己不是一路人,不想见。

他就让夫人告诉对方说自己不在家。

此人不罢休,来了好多次,终于有一次亲眼盯着鲁迅下车回家,然后跑到门口敲门。

鲁迅依旧让夫人说自己不在家。

那人嚷嚷说:“你骗我,我亲眼看见他进家门的!”

夫人只好回屋告诉鲁迅,说人家看见他进家门了。

鲁迅冷冰冰地说了句:

“我说我不在,那是对他客气,让他走!”

鲁迅说“自己不在家”,就是设置边界。


不久前,在文章《究竟怎样正确地“处理与他人的矛盾”?》也中提到了“明确边界”重要性:

  • 我们只是在双方之间画了一个边界;
  • 对方可以越过来,但是对方需要知道“越过来需要付出的成本和代价”

还有一个需要明确的事实是:

一个人如果非要打破别人精心准备的“边界”,那就是这个砸场子的人“不懂事”了

所以,如果想让自己在酒桌上不喝酒,需要重视以下几条:

  • 你只需要精心准备好“借口”就够了,这是你“设置的边界”;
  • 谁如果非要打破你的边界,那就代表他自己本来就是一个粗鲁的人
  • 继续坚守自己的边界,不要委屈自己,不要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

问题是:

究竟如何“精心地”准备“借口”?


1.聚会前一天在微信群“打预防针”

此类聚会一般都于微信群发起,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 趁着大家群内讨论热闹的时候,打声招呼暖暖场
  • 发两个小红包,金额别太小,至少让抢到的人均价格大于2元,几毛钱的红包容易让人感觉没有诚意;
  • 红包抢完后,和群内的不能喝酒或是怕喝酒的亲戚朋友“单线沟通”,尤其是“不能喝酒的女同胞”,事先跟他们说好:“聚会还是要克制,大家到时候互相帮衬着点!”,他们基本都会答应的;
  • 单线沟通完毕后,紧接着在群内附上一句话:最近有些“特殊情况”(具体后面会写到),聚会当天可能没法喝酒,请大家见谅;
  • 之前沟通好的朋友们也会在群内帮着你说话,这预防针也就是打下去了,事情也就成功一半了。

2.聚会开始前的现场准备

请注意,最重要的就是:

至少提前30分钟到场。

因为:

提前到场有利于占据心理上的优势,要不然怎么会有“迟到自罚三杯”的说法。

到达现场之后,与之前在群内提前沟通好的亲戚朋友,再次确认开饭时互相帮衬


3.聚会正式开始时的“借口”

对于刚结婚不久或只有一个孩子的年轻人,最好的理由莫过于:

造人计划。

现场如果有人对你拍胸脯说:

“放心,你看我!我当时准备要孩子的时候也喝酒的,孩子现在也不是好好的?喝吧喝吧!”

如果你耐心观察,这种人大多具有以下特征:

  • 对于自己的智商水平相当自负;
  • 其实是粗鲁、愚昧、同理心极差的人。

遇到这种人,赶紧幽默地回上一句:

“那我可比不了,你们家两口子聪明,我从小数理化就不好,这要是喝多了再造人,家里孩子得傻成什么样?”

说完之后,对方肯定脸上挂不住,你再补上一句:

大过年的,大家都少喝一点。”

之前沟通好的亲戚朋友们也会顺势配合着,这场子也就圆过去了。


对于中年人或身体不太好的人,最好的理由莫过于:

身体有恙,最好是去医院确认具体哪个器官有恙,越具体越容易被接受。

比如:慢性或急性肠胃炎、肝硬化、慢性糖尿病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你以身体有恙为借口不喝酒,务必严格执行“忌口”

既然都说了自己是糖尿病,还夹了一大块红肉放嘴里,这就是故意蒙人了。

特别注意的是:

如果你在一个酒局不喝,其他局也别喝,一旦被亲戚朋友们知道你前后不一致,那就是失信于人了。


同时有一些借口是常见的雷区,千万不要使用,比如:

1.“我开车了”

这种借口很容易就被“我帮你叫个代驾”怼回去。

再不济,还容易招来大伙讽刺:“我也开车来的,就你有车?”

2.“我正在减肥”

减肥的人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饭局上,这是自找麻烦的借口。

3.“我酒精过敏”

劝你喝酒的人根本不知道酒精过敏的痛苦,他很可能非要让你喝两口,看看你身上哪有小疙瘩,顺便还会认为你很娇气。


写在最后的话

实际上,我们在酒桌上设置的边界,主要是用来抵御:

那些大家心知肚明的“劝酒人”。

需要牢记的是:

  • 我们并不残忍
  • 我们只是提前对他们设置了边界
  • 如果对方逾越来了边界,那就是对方“不明事理”

如果你周围有很多这样的“劝酒人”,这就代表:

  1. 你所处的环境有问题
  2. 别抱怨,唯有全力以赴地成长才能拯救你。

祝近安!

相关文章

  • 究竟怎样正确地“在酒桌上不喝酒”?

    撰文丨大胯 阅读提示 如果你现在内心浮躁,请关闭这篇文章; 因为本文需要逐字逐句地阅读,否则难以理解文中的逻辑; ...

  • 酒桌上那个不喝酒的人

    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饭局,朋友聚会、家庭聚餐、商务接待等等。现实生活中无论那种饭局,酒水自然少不了。 每一场...

  • 酒桌上不喝酒的理由

    酒桌上想不喝酒,可以直接说自己不喝酒。现在人们越来越文明了,劝酒逼酒的少了。但在社交场合,还是少不了酒的,把话和和...

  • 究竟怎样正确地“让自己不冲动”?

    撰文丨大胯 写在前面的话 你应该和我一样——在这个物欲横流、信息爆炸的时代。 我们每时每刻都可能“被俘虏”,做出下...

  • 酒能被水代替吗?

    酒这种东西,我是怎样都不会喜欢。 酒桌上,一大圈人,爱喝酒的、不爱喝酒、没办法的,都在喝酒,好像饮料和水有毒样...

  • 抹不开面子

    如果你不想喝酒,那在酒桌上朋友劝你,你怎么办? 有时明知道喝酒对身体不好,喝酒会耽误当天和第二天很多事,但酒桌上朋...

  • 【销售演讲~语言的魅力】

    【沟通】如何在酒桌上聊天?——社交不喝酒,肝脏好朋友。 【沟通】05如何在酒桌上聊天? 与陌生人的名片式饭局,是尴...

  • 究竟怎样正确地“转行”?

    撰文丨大胯 阅读提示 如果你现在内心浮躁,请关闭这篇文章; 精简的文字虽好,但大多无用,且无可操作性,跟没学并无二...

  • 究竟怎样正确地“花钱”?

    撰文丨大胯 阅读提示 如果你现在内心浮躁,请关闭这篇文章; 精简的文字虽好,但大多无用,且无可操作性,跟没学并无二...

  • 究竟怎样正确地“打工”?

    撰文丨大胯 阅读提示 如果你现在内心浮躁,请关闭这篇文章; 精简的文字虽好,但大多无用,且无可操作性,跟没学并无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究竟怎样正确地“在酒桌上不喝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rae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