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咸妈拿出我的裤衩笑着说,日里游四方,晚上补裤裆。这是老浔城话,这话多少年前我听家里老人说过,说这话的老人早已不在了。
这把年龄了,裤衩还是买得起,巧妇咸妈要为我缝裤衩,我不反对,总之是穿在里面,外人是看不见的。
虽然省一条裤衩钱买不了房买不了地,大概可以买一本书吧。缝缝补补又三年,是中华传统美德。不会有人看到这会嗤嗤我吧,那你一定是九零后。
为什么说是九零后呢?相隔一代。我是打小受到节约的熏陶,熏到骨子里,节约从心出发。
熏陶教育很有用的,记得很多年前,在外酒饭后打包剩菜是很没面子的事,哪怕看得眼睛里冒火,犯了心绞痛,也得面不改色随着一众甩手出门。后来舆论一宣传打包的益处,打包剩菜也就习以为常了。人到底就是这样虚伪抹不开面子。
我起码是节约从心出发,我办公桌上有两叠废纸,一叠是一面字一面白的,一叠是半面白的。一整面白的可打印文件草拟搞,半面白的纸用来记录碎片信息或是练字。否则我扔不出手,遭受内心的谴责。
从心出发的节约,不是喊口号,走形式。是心里有一道坎,你不节约便越不过这坎。一代一代人的节约便成了传统。传统需要传承,是美德。
我的一亩三分地,我就要讲传承,节约从心出发。
节约,是鼎和人都认同的美德。表现比较突出的是杨勇,先是提出调小面盆龙头出水量。是的,面盆龙头出水太大溅到盆外有碍瞻观。也不是淋浴,洗个手是不必那么大的水,出水柔和了也节约了水。
还有面盆龙头是感应龙头,要四节五号电池,要用电池的还有小便斗,用量很大。杨勇主动把换下来的电池再一次的测量,进行二次筛选,把电量达标的电池重新组合使用。虽然电池便宜,我们还是要在鹭鸶腿上剔瘦肉,蚊子腹中刮油脂。
鼎和人就是这样从心出发想节约,发扬传统美德。
2020.7.2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