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https://img.haomeiwen.com/i25463262/d9d29ae332088339.jpg)
这大概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这幅对联出自何时何人之手,又有着怎样的寓意呢?
首先我们来看,这幅号称是中国最早的春联又出现于何时呢?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夕,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到了964有学问的,学士们纷纷绞尽脑汁地冥思苦想,但是写出来的字句大多令国王孟昶不满意,孟昶认为这些所谓的学士一个个都是饭桶似的,干脆,我自己来写一副对联。
于是叫人笔墨伺候,孟国王才思敏捷,略微沉思片刻,就挥毫泼墨,拿起笔来写下了这幅春联。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一代后蜀国王孟昶哪里想到,自己就竟然留下了中国春联第一的绝笔。
孟昶书写对联的材料还是用的木板。两个长方形大小相等的木板,就构成了桃符上。
再说这最早的一副对联与历史的巧合之处。
历史就是这么有趣。
964年春节,孟昶作此联。
965年,宋太祖赵匡胤派兵统一了后蜀,将孟昶等掳走,同时委用了吕余庆去做成都(原是后蜀的都城)的地方长官。
另外,宋太祖已于建隆元年(960年)将每年的农历二月十六日自己的生日定名为“长春节”,即所谓“圣节”。
孟昶降宋之时,正是宋太祖诞辰之日。这种情况与联语是一种巧合,还是预先知道,今亦不可考了。
不过,孟昶写下的这副春联在中国对联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却是无可否认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