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原创
去年12月21号拿去织补的羊绒衫,直到昨天下午织娘才打电话说补好了,今天早上吃好早餐就坐公交车去取。到的时候店门紧锁,织娘还没来。我看着玻璃门里面红色的店牌,这时一个身穿紫色羽绒服的大妈过来问我“你也是取衣服的?”
我回大妈“是的”
大妈说“我都等了十来分钟了,打电话问,说是坐出租车过来了”
我说“她这里补衣服收得贵,不过听同事说补得好”
大妈说“我皮衣有只袖子挂了一个口子,要一百块钱”
等了约一刻钟,一辆蓝色出租车停在店前,身穿黑色短棉衣黑裤子,皮肤白皙,扎着一个马尾的织娘从车上迟缓地下来,这时我才知道织娘个矮,走起路来右脚往外别着,有点瘸。她正准备朝店里走,好心的司机喊了一声“后面还有”,她才艰难地走向车后备箱。看她不方便,我赶紧走到她面前,她打开车门说“一袋米”,我从车上将米提了下来,关好车门再提到店前等她开门,她矮小的个子一步一拐地登上三步石梯,然后打开店门,从窄逼的店里搬出一个招牌、两张塑料凳子、一根架子支起的帽子样绣品放在门口,就开始打扫卫生。趁她打扫的时候,我仔细看了一下支起的绣品。我一直以为是套在木桩上的帽子样绣品,其实是一张紫红色背小孩的苗绣背带,围在铁架上。
店铺打扫干净后织娘叫我和大妈进去,我把米放进店里就出来站在门边,让大妈先取。织娘从堆满衣物的货架上取下一袋衣服递给大妈,然后自信地说“怎么样?”
大妈从袋子里取出黑色皮衣看了一支袖子发现是好的,又翻看另一只袖子也是好的说“是哪里嘞?补得好,补得好,我儿子儿媳也有,我给他们讲”。
织娘问“他们的也烂了?”
大妈说“没、没,老头子有件皮衣,是穿过的,里面有毛,买着两千多块钱,老头子走了以后我舍不得,一直挂在柜子里”。
织娘听完大妈的话,又把我的衣服递过来,我打开衣服查看补的地方,这时旁边的大妈问我补哪里,我看手里的毛衣完完整整,激动地说“我也不知道是哪里了”。大妈看了看衣服,然后高高兴兴地走了。
上次拿羊绒衫去的时候,因喜欢织娘的娇俏、羞怯、温柔以及溪涧清泉般的声音,我写了《娇俏细语织娘》。大妈走后,我打开简书里这篇文章,对织娘说“上次来就喜欢你,漂亮又温柔,声音又好听,就把你写进文章里了,不知道怎么称呼,因你是做织补的就写成织娘,还有人看嘞”。
她高兴地说“我也喜欢你,我叫如珍,认不到字,下次写就写我衣服补得好。你喜欢我就当是姐妹,你加我微信,我们可以聊天”,然后我们愉快的聊起来。
如珍告诉我,她家有七姊妹,她是老大,有两个弟弟四个妹妹,小时候学习好,因家里困难,加上苗家认为女儿反正要嫁人,就不让多读书。她从小就喜欢绣花,跟着母亲学针线织补。我问她脚不方便是怎么回事,她说是两次摔倒伤的。一次是砍柴摔倒,第二次是2017年爱人带她骑摩托摔倒,爱人看到她受伤都吓得不知怎么办了,全得旁边一个好心人脱下自己的衣服给她包扎,还打电话求救,后来医院的车来送她去医治,两个多月才出院,花了两万多块钱,还好有医保,报了一部分医药费,减轻了一些负担。因为花钱多,出院后还在床上就开始给人补衣服了。
如珍说她有两个小孩,大的是男孩,大学毕业在省城工作,小的是女孩,在读大二,学的是护士,本来要学老师的,女儿说老师辛苦,她上学时看到老师偷偷哭过,就学护士了。
如珍和取衣服的大妈都那么朴实。尤其是如珍,除了朴实还有一股子坚韧和乐观的精神,令我十分钦佩,临走的时候她要我加了微信,说接了一件毛呢外套,衣服边边烧了一个洞,她补好后把补前补后的照片发给我看,我告诉她会把她的好手艺推荐给需要的朋友。
2024年1月9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