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几个月没出去,下半年应该也没法出去。只能回忆前几年成都三天两夜的行程。
正好成都有个朋友的弟弟在那边,因此,全程都是他在安排行程。出发时是六个人,后天逐渐增加到九个人。人多了以后,意见分歧就出来了。而且,景区人特别多。我们就自发分成了几波在逛。先是去了锦里,到处都是小吃和特产,能够逛的就是那几条街。走来走去还特别的累。再又去了宽窄巷子,也是差不多类型的地方。区别大概就是附近多了一些3D版的雕塑。然后,又去逛了春熙路,那里有家IFX,国际名品店。可惜,真的就只是看看而已,因为那里的名牌完全不是我们能够承受的价格——这也正是旅行的意义所在——看看物价,就知道自己该努力赚钱了。
晚上还有行程:本来打算去吃最有名的火锅——小龙坎,结果排队到了220几号,太夸张了。我们只能就近找了个不正宗的地儿去吃饭。辣是够啦,吃完后心里都是火辣辣,就是味道真的不怎么好,
吃完后,当天晚上又到了春熙路去逛地下商场。结果地下商场没有找到,就在附近逛了起来。有的要去买衣服,有要去吃冰激凌,最后又四散开来分头去逛了。
等回去已经十点多了。约好第二天九点集合去熊猫基地和杜甫草堂。
熊猫基地里我们看到四只熊猫,其中一只还是小的。他们也并不像电视里看到的那样白的惹人喜爱,身上是原色,跟大自然十分融洽。或许,正是因为它们稀少,出于保护的目的,才没把它们洗的干干净净供人观赏。但即便这样,来往的行人还是络绎不绝,尽管需要六十元的门票。我们还看到了小浣熊,孔雀、黑天鹅和各种各样的小鸟。景色是真的很美,当然,景区的物品价格也是真的高。
大概下午三点左右,我们从基地出发到了杜甫草堂。要说杜甫草堂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洗礼,早该消散在风雨之中了。若不是后人的维护和建设,估计早就不存在了。因为杜甫在学问上的成就,来这里观赏的人们也不少。草堂边上还有一座杜甫小学。看着草堂里面的景色,欣赏着杜甫的诗词,不仅感叹这位诗人的命运。那小小的经过修缮后的茅屋虽显得破烂不堪,但回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更能体会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到这种地方游览,如果谈价值的话,不做功课,那是没有收获的。如果是带着小孩观赏,那就另说。
这几天游览,如果让我谈体会的话,那就是不喜欢的东西一定要趁早说。不管是人也好事也好,不喜欢却勉强自己是最痛苦的事情。就像逛街一样,明明不喜欢,因为人多,迁就别人的喜好,结果累的挨床就睡,根本没得到放松,反而加重身体的负担。道不同不相为谋,出游也一样。若是志趣不相投,一起出去玩儿,反而都玩儿不好。出去玩最重要的是提前做好规划,哪怕做一些简单的攻略都好,自己花了心思的旅行感受完全不同。最后,行程中一定要带一个懂摄影的人,这决定了你游客照的质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