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来得比往年更早一些,因为元旦当天就已经是腊月初三了。
进了腊月,每过一天就离春节更近一点。离春节越近,过节的气氛便越浓。过节的气氛越浓,新兵们想家的情绪便越重。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绝大多数新兵都是第一次远离家乡和父母独自在外过年。在这个举国欢庆合家团圆的节日里,没有哪个新兵会不想家的!
为此,新兵连干部几天前就给新兵班长们召开了紧急会议,一再叮嘱春节期间特别是除夕这一天,一定要做好新兵们的心理疏导,多关心多陪伴,帮助新兵们克服想家的情绪(打消逃跑的念头)。
一九九八年一月二十七日,即农历丁丑年腊月廿十九,也就是除夕。
这一天一大早,连队门前就摆出了两块花花绿绿漂亮喜庆的黑板报,大门两侧还贴上了红纸金字的春联,一左一右高高地悬挂着两只红彤彤的大灯笼,营房四围也是遍插彩旗,就连光溜溜的白杨树上都临时装上了许多小彩灯,到了晚上一闪一闪地灿若繁星煞是好看。
近几天,无论是班长或是排长,对新兵们的态度都温柔和蔼了许多,仿佛瞬间便完成了女巫到慈母的角色转换。不仅生活中轻声细语嘘寒问暖,训练中也是和颜悦色得过且过,还给我们增加了许多写家信的时间,最难得的是班长带我们去小卖部的次数也大大地多于平时。
就连炊事班的老兵们,也都在翻着花样给我们做好吃的饭菜。什么煎炒烹炸溜,什么酸甜苦辣咸,炊事班长恨不得把自己压箱底儿的能耐全都给抖落出来。平时千篇一律的“馒头米饭二人转”,如今也是变着法儿地每天不重样,除了馒头米饭外,什么饺子啦包子啦,什么面条儿啊花卷儿啊,简直应有尽有。
年夜饭自然是最丰盛的,一大桌子的菜摆得到边到沿,很有点我们老家摆喜宴的架式。连长还特意让炊事班给每个新兵班都发了啤酒(部队不允许喝白酒)——当然啤酒也是限量供应的,最令新兵们开心的就是连平时吃饭五分钟的限时禁令也取消了。
这顿年夜饭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这些来自天南海北四面八方的几十号新兵一齐举杯大喊三声“干干干”,声震屋瓦豪气干云,然后仰脖一饮而尽,此乃生平第一次。
聚餐之后,便是新兵联欢会。
所谓联欢会,其实就是新兵连的干部和新兵们一起在连队俱乐部里关起门儿来的自娱自乐。在这里甭管是五音不全的歌唱,还是肢体不协的舞蹈,又或是带着方言的朗诵,甚至是扭扭捏捏的小品,毫无笑点的相声,都无一例外地收获了满场的掌声喝彩声。这么说吧,无论是谁,只要你站上来,定给你满堂彩。
热热闹闹的联欢会结束后,一屋子的新兵立即围到电视机前收看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这么多人聚成一堆儿看春晚,恐怕也是大多数新兵的生平第一次。场面那是相当壮观啊,一大群十七八岁朝气蓬勃血气方刚的大小伙子,忽而一起使劲鼓掌,忽而一起尽情大笑,忽而一起齐声叫好,俱乐部里充满着轻松愉悦的气氛。只是当主持人倪萍款款走上台后,一番娓娓道来的煽情,弄得大家一下子红了眼眶,可是此时的新兵们都强忍着没有让眼泪掉下来。
等到零点的钟声敲响后,新兵们都被带回宿舍睡觉了,毕竟明天还要照常出早操。
若是平时,一天的训练下来,新兵们只要头一挨着枕头马上“秒着”,要不了三五分钟宿舍里就会鼾声四起。可是今天很反常,宿舍里很安静,大家躺在床上,却没有一个人能睡得着。
其实在临近春节的这几天里,新兵们想家的情绪一直都压抑着或者说是酝酿着。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这种情绪已然达到了顶点。只是由于这一天里,从早到晚直到上床的这一刻,我们都一直处在一个热闹喜庆的氛围中,况且身边又有班排长和那么多战友的陪伴,自然也就无暇顾及到个人情绪。
可是此刻,当我们一个人独自安静地躺在被窝里时,心里就很自然地会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家人以及在父母跟前享受了那么多年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温暖生活,再对比下这一个多月来受苦受难的新兵连生活,无异于从天堂滑落到了地狱啊!强烈的思念,巨大的失落,在心中不停地翻涌,不知不觉眼泪已夺眶而出!
作为一名过来人的班长,他心里明白,此刻用被子蒙着脸的新兵们都是因为想家而躲在被窝里偷偷流眼泪呢。他是理解的,此时此刻的自己又何尝不想家呢?!可他却一丝一毫也不敢在这帮新兵面前表露出来啊。
不知道是哪个新兵没控制住,一下子哭出声儿来。这下好了,就像黎明前的一声鸡啼,马上唤起一片此起彼落的啼声,宿舍里的新兵几乎一齐哭出声儿来!
要在平时,班长们早就跳起来破口大骂了,可是今天并没有,就像商量好了一样,几个新兵班长都安静地躺在自己的床上一声不吭。
因为他们心里明白,自己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