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历史各位皇帝和宰相,我最喜欢赵匡胤和赵普。特别是对于赵匡胤的开疆拓土,以及赵普的衷心和才干。
开国之初,赵匡胤还是在周世宗柴荣的臣子,柴荣才能平庸。在算命先生说将来有方面大耳的人会谋取君位,于是柴荣寻遍天下人,希望找到这个人且除掉他,可是虽然找到了很多方面大耳的人,此时包含赵匡胤在内,但是就在赵匡胤一表忠心之后,柴荣信以为真。就在赵普,赵光义等人瞒天过海的通过计谋将殿前都检典的职位转入到赵匡胤名下,比如陷害前殿前督检点不法行为,成全了赵匡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位。
从此以后,赵匡胤离皇位一步之遥。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08690/b23fddf6d405bc1e.png)
周世宗的儿子尚且年幼,母亲年龄大了,儿子不懂朝政。赵匡胤在一次机遇中,伙同赵普,赵光义等人发动陈桥驿兵变,夺取皇位,从此黄袍加身。从此周世宗的后代皇权陨落了。其实,就在早期,赵普就辅佐赵匡胤登上皇位,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08690/48d0871827204401.png)
宋朝就这样开国了,前朝五代十国也就结束了,虽然并没有一统天下,但是宋朝开国也是成为一统天下的前提。后来,赵匡胤在赵普,赵光义等朝臣中,勤政爱民,从开国之初的重武轻文,慢慢推举文化,教育,从此慢慢以文治理国家。而赵普从开国之初略懂诗书,只知政治,到后来著名的半部论语治天下而闻名于世。印象最深的一次,朝中党政之争——赵普和赵光义暗中争斗的时候,赵普为了一表衷心,站在大殿门外淋雨,后来被管家赵匡胤以一笑泯恩仇的方式,调节了赵普和赵光义的恩仇,赵匡胤这样对赵普说,光义饱读诗书,虽然年轻气盛,但是他也是文才兼备,你赵普应该多多向他诗书方面学习,也应该为他喝彩,而不是跟他明争暗斗。从此赵普也就减少了与赵光义的争端。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08690/1977d2251425144d.png)
赵普无论是和卢多逊的宰相之争中,还是和赵光义的暗斗之中,他都是本中为赵匡胤的大宋国着想,他一直对赵匡胤忠心耿耿。而赵匡胤也对赵光义说,赵普无论是和谁明争暗斗,都是为了大宋国好,其心思也是非常忠诚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08690/e112b5473d937ca7.png)
最典型的是,赵光义在谋划将来夺取皇位的时候,他想拉拢宰相赵普为自己所用,而此时赵光义送了一个玉雕给赵普,赵普为了一表衷心,当即将此事告知管家赵匡胤,赵匡胤也就更加了解了赵普的衷心。除此之外,赵匡胤也如同赵普说的任人不唯亲,不因为赵光义是一奶同胞而因此偏袒,也算铁面无私了。
虽然后来很多朝代的国君都大骂赵普,因赵普前朝虽然非常衷心耿耿,但是后来也帮助赵光义夺取皇位,制造了“木石前盟”,“烛影斧声”之谜,受到多位历史大人物的唾弃。但是,赵普无论在哪个朝代还是非常的衷心,无论是跟着哪个帝王。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08690/87cff05bf4a76b27.png)
赵匡胤和赵普真的是一对有情有义的君臣,从开国之初建立了大宋,到后来巩固大宋的政治,文化等。再到后来,赵光义登上皇位,赵普也是尽心辅佐。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08690/5020d6f924ac556b.png)
大宋开国正是有了这么一对一个衷心,一个有情义的君臣,大宋才得已开国,以至于后来收复江南,孟昶的蜀国等地。也是一对互相成就的君臣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