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读者留言说:知道读书很重要,但是拿起书本读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有没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
一般这个时候我给出的建议是:既然读不下去,就说明这本书并不适合你,不要勉强自己,因为强迫自己读书,对你来说毫无意义。
1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先讲一个关于小王子的故事,小王子的星球里出现一枝玫瑰花,于是他每天悉心照料着这朵高贵的玫瑰,一次他和玫瑰花吵架了,小王子便离开了自己的星球,开始一段神奇的冒险。
最后一站小王子来到了地球,在一个庄园里他发现有着五千多朵玫瑰花,他才意识到自己的玫瑰花欺骗了自己,它并不是独一无二的玫瑰花,小王子感到了愤怒。
这时他遇到狐狸,狐狸说我们驯服彼此吧,在这个过程中她让王子意识到纵使世间有千万朵玫瑰花,但是都不属于小王子,只有在星球上那一朵脆弱骄傲的玫瑰花才是真正的属于自己的,因为小王子早已被玫瑰花驯服。
关于狐狸这个角色的隐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看法:很多人认为狐狸代表着忠诚的朋友,她和小王子互相试探,彼此驯养,而后熟悉。
而感情比较细腻的人则认为狐狸是那些渴望爱又得不到爱的人,“正是你花费在玫瑰上的时间才使得你的玫瑰花珍贵无比。”这句话教会了小王子什么爱,也让他离自己而去。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人们会因为自身经历和视角的不同,具有带入性的对于书中的内容进行理解,所得到的收获也不近相同,所以便有了那句“一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再回到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这里我简单的把图书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小说传记为了提升个人内涵或者说是为了消遣而读的书,读这类书不需要什么方法,只要它更够吸引到你,自然就能读的下去,就好像高中的时候,在被窝里看小说都一两点钟,以至于鼻梁上架着一副厚厚的眼镜。
而第二类的书则是更够对你的生活现状提供帮助的书,你希望读过之后可以使你在某个领域有所提升,也就是说读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
也就是就是前文我不建议他人硬读书的原因,因为你如果花了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你根本用不到的知识,那么很快就会把他们遗忘掉,就好像我现在已经完全忘记了化学方程式的化合价应该如何配平。
这类书可以采用精读和泛读两种方法。精读是需要采用我接下来介绍的方法,把一本书的内容转变成属于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而泛读则是帮助我们完善知识体系,扩充知识面,因此只需要简单的批注记录就可以了。
一般一本几十万字的书只需要4、5个小时就可以泛读一遍,而精读则需要更多的精力,我一般会按照4:1的比例来进行泛读和精读,这样一个月大概可以读十本书。
2 四步读书法
下面我来介绍精读时所使用的方法,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遍:预览
预览就是看一下书籍的目录和前言,大致翻阅一下书中的插图和配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我们熟悉这本书的逻辑骨架,以判断这本书是否适合我们去精读。
就好像我们在看电影之前要先看一下预告片或者影评,看它是爱情片还是商业片,从而我们可以知道看之前需要带纸巾还是爆米花,和男票一起还是和闺蜜一起去看。
读书也一样,只有当我们了解了它的逻辑脉络,带着自己在现实中的问题去读书,才可以把握书中的重点,激起自己阅读兴趣。
第二遍:粗读
粗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阅读速度,而是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批注,这里的批注不是想考试前老师划重点一样,在标题和概念下面画一条横线,而是对自己觉得有用的地方进行勾画批注。
就如上文提到的对《小王子》中狐狸的理解一样,不同经历和位置的人也自然会对书中的内容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每个人所标注的重点也不一样。
我一般会把批注分为三个等级,并用不同颜色的笔区分.
第一个等级为普通,可以是拓宽了你的认知,可以是给你带来了新的思考;
第二个等级为更重要,是那些可以切实有效对你的生活或者是思维方式带来改变的内容,还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批注,如果内容比较多,可以贴一张便签;
第三个等级为最重要,是书中最精彩的部分,一般不会超过十句。
一般几十万字的书粗读一般大概到4-5个小时,你可以选择在一个安安静静的午后,也可以在地铁或者公交车上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把书读完,如果实在遇到读不懂的内容,也无需着急,可以先备注一下然后去读后面的文章,很多时候在你通读全文之后,就会对前面的内容有所理解。
第三遍 反刍
这一遍读书将是收获最大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不被打扰的时间和地点,静下心来进行阅读。
这一次我们不再是通篇都读,而是把所有勾画批注的东西拿出来,仔仔细细重复思考一遍,把所学到的东西穿成一条完整的逻辑线,就好像武侠小说中打通了任督二脉,马上就可以修炼绝世武功,当然如果是葵花宝典咱就不练了。
反刍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关联已知,把新学到的知识与现有的知识体系进行关联或是对比。
构件知识体系的过程就好像在玩《我的世界》,刚开始我们只有一个几块混凝土搭建的构筑物,之后我们每一次掌握新的知识,就是在我的世界中添砖加瓦,把我们的家变成富丽堂皇的宫殿,而且还可以养猪养鸭。
比如《吃掉那只青蛙》这本书告诉我们把最困难的事情在早上完成,一天都会心情愉悦,而《意志力》这本书告诉我们人的一天意志力最高的时候就是早上起来的时候,到了晚上意志力会降到最低,第二本正好对第一本书的方法进行了很好的解释。
第二个步骤是解释现实
利用书中的新知识对自己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解释,这样才可以让知识活起来,把这个步骤做好,你就可以像《天龙八部》中的神仙姐姐王语嫣一样,见招拆招,把对方的套路尽收眼底,马上找到破解之法。
前段时间大学生裸贷事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花那么大的风险去透支自己的生活,后来我学到了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棘轮效应
它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
也就是说,这些人开始只是为了买一双鞋或是一支口红,用了支付宝的分期付款,而当自己用惯了所谓的大牌之后,就不愿意在回到原有生活状态,于是为了维持现有的看似体面的生活,得不得再使用借呗等借款平台,最后一发不可收一步步走向深渊。
通过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对现实的状态或者问题进行解读,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将知识融会贯通,把书本中的文字变成自己的力量。
第四遍 致用
就像上文所说的,读了前三遍之后我们可以达到王语嫣的能力,打她却只能纸上谈兵,自己却手无缚鸡之力,其原因是她并没有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改变自己的行为。
而想要从王语嫣变成武艺超群的虚竹,则需要在行动上做出改变。这里我将改变行为的方式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行动类,是需要你对现有的行为做出改变的,则需要你马上就去做,只有将认知转化为行动在变成习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
比如我在读了《吃掉那只青蛙》这本书后,就对自己每日的计划做出了调整,把最复杂做的事情安排上午,吃掉那只青蛙之后,都会觉得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呢。
第二类是查询类,这类知识可能无法立刻在现实中英文,则需要我们把它整理好,当你需要的时候可以很快的找到它。
比如我就会经常整理自己的读书笔记,把对自己有用的内容分为:概念、金句、事例等类别,如果写文章的时候想到可以用到哪句名言或是例子,既可以马上去我的读书笔记中查阅。
第三类是认知类,是指对你的思维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类知识致用的方式呢就是把你的心得体会写写来。
你可以写一段书评,也可以做一个思维导图,甚至是写成一个讲书稿,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我们熟练的掌握知识就是一个不断输入和输出的内容.
如果一般几十万的书籍,你写出了一篇几百的书评,那这几百字一定是对你的影响最大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帮你梳理书中的重点,在通过你自身的逻辑把它输出到纸上,成为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东西。
3 改变从现在开始
我一直觉得读书是自我提升成本最低的方法,像我写一遍公众号的文章,从构思主题、查找资料到最后修改成文,大多需要一整天的时间,而那些好书很可能是作者半辈子乃至一生的智慧结晶,而你只需要静下心来阅读,就可以体会前人丰富的智慧。
如果你想要开始改变,那就在地铁里把手中的手机换成kindle,在咖啡旁边摆上一本好书,晚上睡觉前不去看《陈情令》,而是读一读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你会发现,其实改变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