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是个人综合了多个版本的核心观点加以阐述,本着尊重原文为基础去解读。
以简明清晰的逻辑分析,系统性地概括书中的知识关联,不过度推理及过度化书中内容的态度去阐述书中知识。
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读者们多多指正。

上文品读了“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谈到得道者治理国家的“无为”治国的描述。
老子提出,“德善”、“德信”的境界。得道者要以大道为根本,不因为环境和人情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对善和不善、信与不信的人都以一样的善良之心和诚信之心相待。
一般人着力分辨善与不善、信与不信这些观念。站在更高的层面,得道者的层面就要则打破这些分别,让人回归到淳朴的大道之中,即“为天下浑其心”。
还提到,得道者要时刻懂得收敛自己的意志,减少主观行为,多以百姓心为主。
所以老子说“为天下浑其心”即使人的心思归于浑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得道者在其位时,收敛自己的欲望,使天下人的心思归于浑朴
继续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