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看了两本满是鸡汤文”的书,书名也是一如既往的鸡汤:什么苦,只会苦一阵子,累是你成长的衡量标准。”还有那些化名的作家名让人感到头晕目炫,千奇百怪的作者名用力加大粗字标榜着年销售百万图书的某某知名作者的新书,又一倾心、颠峰之作。然而在图书馆的新书的书架上这两本书旁边都是心理学、法律相关的著作,那些沉重厚大的、严肃生晦的书,让鸡汤文显得格外地扎眼。虽知鸡汤文的书大都千篇一律,没有什么真正的营养可汲取,但我还是鬼使神差地从书架上抽走了这两本书,丝毫没有半点犹豫的念头。为什么明知鸡汤文不如旁边的专业书籍干货满满,可还是选取了两本意义价值少的书呢?当我花了下午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将两本书草草地浏览了一遍,时间如流水般淌过却没能留下洗涤内心的痕迹。其间我也沉浸在阅读励志故事的欢乐的愉快感中,为自己看书之快而惊奇不已,给自己留下了满满的感动和充实。还在一边惊叹:哇,自己读的书真多!自我虚荣满足了之后。关上书页,闭上眼势猛然地发现自己大半个下午都干了些啥?引发起我的人生三问: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嘛?之前让我看得满腔热血,斗志昂扬、无限澎湃的文字全部消失殆尽,没能留下一星半点的痕迹,甚至大脑中是一片空白,好像激情过后是一片无尽的空虚。鸡汤文留给我的印象就是:故事写得一般,鸡汤灌得非常的勉强。
现在我大概明白了为什么市面上有那么多的励志故事型的书籍层出不穷,宣传力度也是不断强化,宣传手段也各式各样,甚至不同的书内容却相差无几。而且出新书的速度仍是一个堪此一个快,没有最快只有更快。质量的保证是需要时间的打磨。所以新书就如换季时装一般,刚出新季新款时人们争先购买,追赶一个潮流,当风波一过,那些最火的新书也沦落为无人问津的一堆废纸。
那么为什么这样的书受到人们如此的追捧呢?我想这大概是由于快餐文化流行而受到的影响,市面上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快速学成某一种语言, 某一项技能,当社会上的焦虑传递到人的身上,人就会陷入深深的恐惧之中,害怕自己被世界抛弃。如何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紧张不安,通过阅读一些被冠为鸡汤宝典的书来缓解自己的压力。同时鸡汤文内容简单,读起来方便易懂,让人身心愉悦,的确有被喂鸡汤后的饱满的精气神。
忽然想起一句话:鸡汤不必时时刻刻接受,也下必完完全全断绝,在必要的时刻候接受精华也是可取的。在你实在承受不住生活的重担与压力时,可以暂时在一片鸡汤文中安抚自己沮丧受挫的心,暂且寻求一个临时的庇护所与避风港,等待着再次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每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