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风起,我的悲伤就随风奔涌,这风如凶煞恶神,掀了我的房顶,让我被风吹雨淋;这风如刀似剑,刺进我本受伤的心,让我疼痛不已;这风卷地而起,怒号不已,像在诉说着我的冤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我没有高楼大厦,只有这么一间茅草屋,却还被无情的风卷走屋顶的重重茅草,看我的茅草被风吹到江边,吹到树梢,吹到池塘和洼地里,让我如何不心痛。
风吹过,雨即来,可我这又破又漏的茅草屋怎能抵得住这风吹雨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不知天下有多少寒士和我一般都在这困苦窘迫中挣扎,我只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有那么一间大房子,能给天下的寒士遮风挡雨。杜甫一生“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在自己穷困潦倒之际,依然心年百姓。
风吹破我的屋顶,雨打进我的屋子,却吹不进我的心,打不湿我的爱,我的心依然温暖如太阳,想照亮照暖人世间每一个黑暗的角落,每一个受苦受难的人。
但毕竟,我也是多情善感的,风也曾经吹冷过我,让我又悲又愁。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风烛残年的我,百病缠身,却依然在外漂泊不定,风刮得那样急促,猿叫得那样哀伤,鸟也回了巢,我却还不能归故里。时间像那流水滚滚逝去,为我留下一身的病,满怀的愁,这是杜甫晚年的自我写照。他曾“窃比稷与契”,随着年岁一天天的增高,杜甫也感叹壮志未酬,一阵风过,秋意其,一年又过,感慨良多。
女人最是怕冷,晚年的李清照更是如此,丈夫早亡,收藏品散落,被迫流亡,再嫁被骗,险些坐牢,经历人生的起起落落,心怎能不凉呢?这时候再过来一阵带着寒意的秋风,真是冷透了,几杯酒也不能抵御着寒气逼人。“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在《声声慢》)
急风必带着雨,风雨凄冷的黄昏,怎能不想去着风雨飘摇的宋王朝,风雨飘摇的一生,增能不愁绪满怀?“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风雨也曾去陪过沦为阶下囚的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个“无奈”道不尽的凄凉,话不尽的心酸,自然界的风雨与人生中的风雨交织在一起,不知该如何抵御,如何抗拒。
风像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出现在每一个悲伤的场景,陪你伤心,陪你流泪,冤屈的窦娥在刑场发下三般愿:一要一腔热血飞白练;二要六月飞雪掩尸首;三要楚州大旱三年,以证明自己是清白无辜的。这愿刚发完,天即刻阴了,刮起了冷飕飕的风,“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风怒吼着说,窦娥确实是冤屈的,但依然没有阻止这一场冤屈。
一阵一阵的风吹过,却吹不走你的忧愁,吹不散你的冤屈,只能带来寒意侵袭。在这寒风中清醒,在这寒风中呐喊,呼喊清明盛世,朗朗乾坤。
传统文化与人生哲学系列38(4)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