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在生活上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恐惧。
比如所谓的拖延症、演讲恐惧症、社交恐惧症、自卑、没有安全感、迷茫等等。它们的表现也许一样,但其实每个人所恐惧的事情并不相同。
如果你也被这些问题困扰,现在不妨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在这个问题背后是不是有你一直在逃避的怪物?
你究竟在害怕什么?
人性深处的恐惧
恐惧这种感觉是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如果人类遇到了某种真实的危险,就会用感觉的方式将他们记下来,从而在以后避免。比如有人遇到野兽被吃掉了。其他人再遇到野兽就会在恐惧的驱动下逃跑。这样恐惧可以保护人类免于危险从而生存下来。
于是人类内心形成了这样一个恐惧文件柜。即使某些恐惧之后看来毫无根据,人们也会将之存档,以防万一。它就在我们精神深处——深藏于理性之下的某个地方,难以触及。
一旦你理解了恐惧的形成,你就知道它并没有那么可怕。恐惧当初确实是为了生存而从部落时代保留下来的,比如在五万年前的埃塞俄比亚,人类各种恐惧会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但问题在于,在当下的文明社会中,恐惧只能毁掉我们。
因为恐惧会放大问题。即便我们当下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中“哦!我被解雇了,只能睡在父母家,枕着68度的羽毛枕头借宿两个月”,恐惧也会把现实放大成这样“糟糕,我不擅长打猎,我的孩子们冬天要饿死了”。
此外,恐惧还会让我们害怕所有的错误。我们害怕在公共场合演讲多过在高速路上边开车边发信息;害怕在酒吧搭讪迷人的陌生人,却不怕和错误的人结婚;害怕像朋友们那样生活,却不害怕在一个毫无意义的工作岗位上耗掉五十年——所有这些都是因为对于曾是狩猎人和采集者的人类来说,尴尬、拒绝以及不合群是十分糟糕的。
由此可以看到,进化问题让我们对危险等级的认识产生了偏差。而我们却并没有能够评估内心恐惧的有效办法。
也就是说,假如危险等级分为三级:安全、不太安全但不危险、真正危险。人们很容易就认清楚了哪些是安全与真正危险。但是面对第二级,人们却倾向于将它们看作是危险。
所以事实就是:大多数人生活在恐惧之中,不理智的那种恐惧。
害怕失败
为什么有些人在遇到挫折时不愿意继续尽全力了?
因为在潜意识里,他们害怕即使自己尽了全力,也无法解出答案。于是他们不自觉地选择减少努力,或者转移注意力。因此这样的话假如最后失败了,他们的内心能够告诉自己:
我没有尽全力。如果尽全力了,我不一定失败。
这就是一部分人拖延症的来源。所谓的“逃避"与"自己骗自己"。
如果你的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这样的选择,那么确实你躲避了失败。换言之,你不会成为一个失败者,但你也无法成为一个成功者。你基本上只会变成一个无关紧要的人。这就是大多数人在做的事情。
所以让我们冷静下来理性地想一想,失败是不是有那么危险?
问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失败时,我失去了什么?
我的答案是:真的没什么。大多数情况下,你输不掉什么。你感到难受与危险,也许只是心跳加速,脸上的炙热感,被打击的自尊心而已。
人们可能会说,一些更大的失败是可怕的,比如高考失利,保研失败,丢掉工作,失去可能改变命运的机会等。
没错,这些确实很糟糕,但是它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很多情况下,你之所以觉得可怕,是因为父母、老师、以及周围的人给了你某种理念——你不敢追求你更想要的职业,因为如果你失业了,父母会很失望,朋友们做着比你好的工作,而你本该也是一个有好工作的人,所以你害怕这些事情发生。但这些恐惧都与工作以及你的职业生涯无关。这就是远古时代的人类传递下来的那种恐惧的感觉,它们并不是理性分析得到的结果。
更合理的答案是,你不应该这辈子为了其他人的期望而活,即使是最亲最爱的父母;也从来没有人规定你一定能有一个好工作,你一定不比周围人差,这种意识只是自我感觉良好。当然让家人开心、拿到一份好工作很好,但这些是结果,而非目的。如果你从其他更本质的要素出发,比如你自己的幸福感,以及辞职的风险评估,你就会发现恐惧没有任何意义,你需要做的只是解决问题。
所以你会意识到你身边的大多数人,包括那些比你更有人生经验的大人们,都是被这样愚蠢的恐惧缠绕着。
当然了,我并不是说我们要去追求失败。我想没人愿意失败。我不同意人们所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能让人学会更多”之类的话,好像失败是一件好事。如果你理性地看待问题你就会发现,那些话只不过是用来安慰心理脆弱的人。一点一点成功的积累能迎来更大的成功,而成功也同样能让人学到很多。
所以我所强调的是:
在做事之前,不要害怕失败。不要因为有可能失败而不去尝试,也不要因为有可能失败而不尽全力。努力去追求成功。如果成功了,那很好;如果失败了,也不要灰心丧气,这很正常,爬起来再试一次。
施瓦辛格曾经总结过他成功的秘诀:
Don’t be afraid to fail.
Never ever be afraid of failure. I couldn't have gone through one lifting event in my life if I had been afraid of failure. Because of course there's always a chance that you can fail. When you lift weight, I tried ten times to lift bench press 500 pounds and I failed. But the 11th time I did it. So never give up and never be afraid of failure. Otherwise you box yourself in and you limit yourself.
Anything I’ve ever attempted I was always willing to fail. You can't always win but don't be afraid of making decisions. You can't be paralyzed by fear of failure or you will never push yourself. You keep pushing because you believe inyourself and in your vision and you know that it is the right thing to do and success will come. So don’t be afraid to fail.
不要害怕失败。
永远不要害怕失败。如果我害怕失败,我不可能成功完成我人生中的那些举重。因为你总有可能会失败的。当举重的时候,我尝试了十次卧推五百磅,我都失败了。但是第十一次我成功了。所以绝不要放弃,绝不要害怕失败。否则你就把自己装到了盒子里,限制了你自己。
我曾尝试过的每一件事,我都有可能失败的打算。你不可能总是获胜,但是不要因此就害怕做决定。你不能被失败的恐惧所麻痹,否则你将永远无法超越自己。你不断突破自己因为你相信自己;你相信自己的目标,你知道你做的是正确的事,成功就自然会到来。所以不要害怕失败。
这听起来像是鸡汤,爱迪生失败的故事也老掉牙了,但道理确实如此。
而我学游泳的经历也告诉我:
每当你学习一个新动作,你都有可能失败,包括呛水、拍肚皮等糟糕的体验;但是如果你不去做,你将永远也学不会。
而且你做了之后就会发现,这些事情并没那么可怕。
害怕别人的评价
在我们做事时,有时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感到不适。很多挫败感也来源于此。这是人类的另一种感觉:羞耻感。和恐惧感一样,它也是关于逃避的。也就是说,如果你体验过这种不适,下次再有可能发生的时候,你可能就会选择避开它。比如你去和别人搭讪,结果气氛搞得很尴尬,周围人都笑话你,你也觉得很丢脸。下次再有这样的机会,你潜意识里就会想到这个情况而选择逃避。
罗斯福曾今说过这么一段话:
The man in the arena
It is not the critic who counts; not the man who points out how the strong man stumbles, or where the doer of deeds could have done them better. The credit belongs to the man who is actually in the arena, whose face is marred by dust and sweat and blood; who strives valiantly; who errs, who comes short again and again, because there is no effort without error and shortcoming; but who does actually strive to do the deeds; who knows great enthusiasms, the great devotions; who spends himself in a worthy cause; who at the best knows in the end the triumph of high achievement, and who at the worst, if he fails, at least fails while daring greatly, so that his place shall never be with those cold and timid souls who neither know victory nor defeat.
竞技场中的男人
荣誉不属于评论者,也不属于那些坐在一旁,对做事人指指点点、品头论足的人。荣誉归于竞技场上的人。他的面容被尘土、鲜血和汗水所模糊。他骁勇无惧,却也不断犯错,他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因为只要努力,就会犯错,就会暴露缺陷。他实实在在地在奋斗实践,他对事业充满热情,全情投入,他毅然投身于有价值的事中。当他站在竞技场内,至好他能获胜,至差他会战败。但是,当他失败,他失败的如此无所畏惧。那些冷漠而胆小的灵魂既没有机会了解胜利,也没有机会了解失败,他们将永无和他相提并论之日。
我一直都很支持罗永浩,因为他让我懂得了:不论结果如何,总会有一堆人来评价。要做那个做事的人。
老友记中瑞秋的扮演者Jennifer Aniston也曾经说过:
Taking on challenges and not feeling shame for things that haven't gone the way you felt they should have. And not feeling like a failure or allowing people to critique your life and make you feel like you've failed at something. That's just toxic noise.
接受挑战,即使无法如愿也不要感到羞愧。不要觉得自己是失败者,不要允许别人评价你的生活,更不要因别人的评价而感到挫败:那只是毒害人心灵的噪音而已。
记得上学时总有这么两类学生,他们同样不喜欢学习,成绩都不太好。但当老师在考试后批评他们的成绩时,一类学生会感到失落沮丧,甚至有些自卑;但另外一类学生却完全不放在心上,依旧我行我素。
传统的观念总是倾向于表扬像前者那样的孩子,因为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我却要说,也许后者更值得赞扬,因为他们不害怕别人的评价。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很多在学校里成绩落后的学生在社会上能够取得领先。因为他们很早的时候就有独立的思想,当它们找到自己真正要做的事情时,他们就能做的很好。而前者,却因为别人拿成绩来衡量他,他自己就也拿成绩来衡量自己。
施瓦辛格还有一条秘诀是:
Now let me tell you, if someone told me that something is impossible, I will go out and do it. That's just the way I always was.
I was told to my face: you are nothing but a gaint muscle, you can't act, you have no future and you have an accent that's laughable. Ignore the nay-sayers and work like hell. You are going to find that nay-sayers are in every turn that you make. Don't listen, just visualize your goal and know exactly where you want to go.
I mean, how many times have you heard that you can't do this and you can't do that and it's never been done before. I heard it all the time. I love it when someone says that no one has ever done this before because then when I do it, that means I am the first one that has done it. So pay no attention to the people that say it can’t be done. I always listen to myself and say. ”Yes,you can.”
现在来让我告诉你,如果有人跟我说某事不可能,我一定会去做。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的做法。
别人指着我的鼻子说:你除了块头大什么都不是,你不可能做演员,你没有未来而且有着搞笑的口音。无视那些唱反调的人然后拼命工作。在你的每个转折点你都会发现反对者,不要听他们的,只要你明确你的目标。
我意思是,生活中有多少次你听到别人说,你不能做成这个,你不能做成那个,那从来都没人做成过。我总是听到这样的话。我喜欢别人说这事从来没人成功过,因为这样的话当我做成了,我就是那第一个人。所以不要听人说你不可能做好。我总是听见我对自己说:你可以的。
学生会被老师家长评论,而当我们长大了走向社会。社会就会开始评论我们:你没有高学历,没有好工作,长得不好看,还没钱没地位。
不要放在心上。如果你真的那么在乎钱,那就努力去挣,不要在意别人的指指点点。如果你不在乎钱,那就更谈不上为此感到沮丧。去做你真正在意的事,不要管别人怎么说。不要永远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或者一辈子都在评价别人。
当然了,我说不要在意外界的评价,并不是说要一意孤行,不听任何意见。不过事实往往恰好相反:你越是在意外界的评价,就越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深层次的原因
我们已经搞清楚了之所以有些人在前进的路上走的很缓慢,有两个重要的原因是害怕失败,害怕别人的看法。我们似乎知道了这样想法产生的原因。
但是事实不仅仅如此。我发现了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那就是错误的定位——将“我做的事“等同为“我自己”。
什么意思呢?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会认为,我要么聪明,要么不聪明。如果我做事失败了,就意味着我不够聪明。这里面“我做的事”就代表着“我自己”;而在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看来,我的智力是可以增长的。如果我做事失败了,就意味着我又学到了新的东西。这里面“我做的事”并不代表“我自己”。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其实人们的大脑喜欢简化,分辨别人的时候不喜欢复杂具体的细节,更喜欢通过总结来认识,也就是“贴标签”。
比如你数学考试考了满分。人们不会给你贴上”某年某月某日数学满分的孩子”,而是会给你贴上“聪明的孩子”或者“数学好的孩子”。长期以来你自己就会这样认为,于是将这两者混为一谈。
那么假如下次数学考试,你考的没那么好了,或者遇上别人比你还好了,那么你还是那个“聪明的孩子”或者“数学好的孩子”吗?很显然,你还是你,无非从是考试前到考试后这几个小时,一个人怎么可能就能从“聪明”到“不聪明呢”?
所以说人是在不断变化的,而标签却是固定的。两者无法等同。
因此我们要明白,在探索世界的道路上,我们是实验室里的科学家,而不是实验本身。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害怕自己的失败,害怕别人的负面评价。
因为如果你是实验本身,那么,负面评价对于你来说并不是可以学习的反馈,而是人身攻击——你感到十分受伤。而且如果你和你的实验是一个整体,是一回事,那么如果实验失败,你也就失败了、永远地毁灭了。这太可怕了。
所以,当你失败的时候要搞清楚定位。我做的这件事情失败了,不意味着我就是一个失败的人;当别人批评我的时候,是我这件事做的不合适,不意味着我就是有缺陷的。
同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总是会有不理智的评价。因为当你改变的时候,标签发生了变化,这使得别人感到迷惑不解,迫使他们重新调整脑海里的信息;或者因为他们从不改变,让他们感到威胁。因此尝试创新会经常遭到反对,嘲笑或怒火。
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别人对你的批评。你要是害怕这个就不去行动不去改变,也未免太可笑了。
出于大脑的简化功能,我总结出了一句话:
你永远无法控制其他人做什么,你只能控制你自己做什么。
怎么办?
如果我们想真正做到不怕失败地去学习新事物,不怕周围人的评价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还得观察观察已经做到这点的人。
那就是孩子们。
李小龙曾经说过:
Failure is a natural part of the learning process for anything we do. No parent has ever watched their child fall while trying to take their first steps and said, “well, I guess they’re not a walker.” So why would you do this to yourself?
失败是我们学习做任何事情过程中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全天下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试着迈出第一步时都不会说:“嗯,我估计这孩子不会走路。” 那么你为什么要这样对自己呢?
想想你身边的孩子们,或者你小的时候,当你开始学习走路、学习数数、学习讲故事时,你害怕失败吗?你担心别人的感受吗?
显然没有。
原因很简单。就像人类在第一次被野兽吃掉之前对它不会产生恐惧感,我们不曾体会过失败的痛苦时也不会害怕,在小的时候也并没有太多羞耻感。
但是随着慢慢长大,我们发生了变化,而且是不可逆的变化。
就像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你越是害怕,就越不会做那些事。而越不会做那些事,你就越是害怕。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即使明白这些道理,也很难付诸行动。
而每当我们告诉孩子们一个道理的时候,他什么都不想,直接出去付诸实践。成人会怎么样?成人说好,我会去用。但到了时候他不会用。他会告诉你,我本来是想用来着,但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个原因,我觉得还是算了,所以我没有用。
看到区别了?所以说,解决办法就是像孩子一样,不要想,直接付诸实践。当你一旦不知怎么地进入了那个循环,就能打破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