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看完你就明白:为什么中国人“自古逢秋悲寂寥”

看完你就明白:为什么中国人“自古逢秋悲寂寥”

作者: 得鹿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23-08-09 17:34 被阅读0次

立秋,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于每年公历8月7或8日交节。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

秋天是一个充满变化和离别的季节,也是一个富有诗意和哲理的季节。悲秋这个词语,既可以指代秋天带来的忧伤和哀愁,也可以指代对于人生离别、岁月流转等主题的思考和反思。

悲秋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唐代杜甫的《登高》一诗,后世将“悲秋”作为一种意象引用。秋风摇落叶,万物肃杀,无边落叶,“萧萧”而下,闻之让人顿起悲秋之情;春去秋又来,水涨水落,长江之水,“滚滚”不绝,见之使人陡起感时之慨。“萧萧”摹落叶之声,“滚滚”写江水之状,一听觉,一视觉,让人如闻其声,如睹其景,不禁涌起悲秋感慨之情。

悲秋作为一个文学艺术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及不同文化背景下都有其特定含义与内涵。

残花半树悄无语,细雨满天风似愁

出自唐·崔橹《春晚泊船江村》。诗句以拟人修辞手法,将花树、风雨人格化,使其带有人的生命情态(花树“无语”、风“似愁”),从而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暮春时节落花飘飞、落地无声,细雨绵绵、风声呜咽的景象,同时借景写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远逝的无比伤感之情。

共是悲秋客,那知此路分

出自唐·郎士元《铥扁县郑宅送钱大》。共是,都是。诗句描写秋天送别友人的悲伤之情。前两句言黄昏的蝉声、秋天的落叶都是令人为之伤感的,后两句说秋蝉与落叶虽然都是悲秋之物,但它们并不能理解离人中路而别的痛苦之情。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出自唐·李颀《送魏万之京》。关城,指潼关。御苑,古代供帝王游乐或狩猎的园林。砧声,捣衣声。向晚,傍晚。诗句描写秋风萧瑟中潼关树木开始现出寒色,傍晚时分御苑周围人家的捣衣声也多了起来。叙事写景之中,寄寓了深深的悲秋之慨。

除了“悲”的情感主题外、“怆”的情感主题也被广泛地运用于其他艺术形式之中。其中佳作柳永的《雨霖铃》能算得上翘楚: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主要内容是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它情调因写真情实感而显得太伤感、太低沉,但却将词人抑郁的心情和失去爱情的痛苦刻划的极为生动。古往今来有离别之苦的人们在读到这首《雨霖铃》时,都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秋天是一个充满萧瑟凄凉之美的季节。

金黄色的树叶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在阳光下闪耀着绚丽多彩的色彩;霜降后清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霜气和芳香;白天渐渐变短了,夜晚变得更加寒冷而漫长。这些景象都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一种伤感和忧郁。

除了描写萧条凄凉外,“悲”字还表达了一种情感上更深层次的哀愁和无奈。人生总会有许多离别。而在所有季节中,秋天最容易让人想起分别之痛。因为在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时间过得特别快,在眨眼间就要告别那些曾经陪伴我们走过时光长河的事物或者人们。

“万物皆有生命”,每当看到枯黄树叶缓缓掉落时,我们就会产生出无法言喻却又切实存在着某种情感共鸣,悲秋,是一种被环境渲染的无限放大的情怀。

悲秋诗句知多少:

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4、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

 5、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6、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琼《浣溪沙》

 8、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10、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11、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12、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13、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辛弃疾《昭君怨》

 14、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李白《赠庐司户》

 1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16、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秦观《浣溪沙》

 17、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18、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

 19、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张炎《清平乐》

 20、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

 21、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2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23、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24、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钱起《题苏公林亭》

 25、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柳永《八声甘州》

相关文章

  • 秋语

    秋语 自古逢秋悲寂寥 残叶老 谁人不念春妖娆 自古逢秋悲寂寥 冷风扰 谁人不会泛懊恼 自古逢秋悲寂...

  • 叶落

    自古逢秋悲寂寥

  • 🌴🌴🌴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

  • 自古逢秋悲寂寥

    “自古逢秋悲寂寥。” ――[唐]刘禹锡 ...

  • 自古逢秋悲寂寥

    这一阵子,心绪总是不佳。像今天,心情几度糟糕到了极点! 仔细想想,并没有多糟糕的事情发生,但任何一丝鸡毛蒜皮都让我...

  • 自古逢秋悲寂寥

    今天住在宿舍的实习生要离开了,我没有任何表达,像往常一样走出寝室,吃早饭来办公室。 记得第一次相见也是不可思议,回...

  • 自古逢秋悲寂寥!

    在秋雨声中,和孩子们一起走近杜甫,在远隔千里之外的异乡,思念家乡的情绪随着秋风的吹拂,愈加强烈。在海阔天高风急的情...

  • 自古逢秋悲寂寥

    总是在一场又一场的秋雨中与冬天有一场有预谋的邂逅。这是个多雨的地方,每场雨都在为寒冬做铺垫…… 本以为是百无聊赖的...

  • 自古逢秋悲寂寥

  • 《自古逢秋悲寂寥》

    《自古逢秋悲寂寥》 文:微雨红尘 最近看似很平静,其实内心早已是风起云涌。这和阴雨连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完你就明白:为什么中国人“自古逢秋悲寂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ca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