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冬至归来 - 草稿

冬至归来 - 草稿

作者: 北川河 | 来源:发表于2018-12-23 16:03 被阅读0次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我们的古代先人们对冬至很重视,当作一个较大节日,至今民间仍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图为初冬的早晨

  《汉书》:“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古往今来,冬至日是一个重大节日,也是一年中真正冬天的开始,也是阴气即将结束,阳气回升的节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日子,也是孕育春天的日子。

图为故乡的枣树

值星期六,又逢冬至日,才得以回老家转转,一方面给老父亲上坟,告慰先辈在天之灵,二来因为扶贫工作,有大半年未能与80多岁老母亲谋面,内心着实不安。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一次回家都会有不同的感触,记忆中的故乡远不是那样的亲切美好,田野荒芜,交通不便,本来就荒凉冷落的乡村,更显得索然萧条,学校没了,村集体没了,昔日卫生整洁,给人温馨温暖的农村院落大多杂草丛生,甚至剥落倒塌。村里唯有走不出去的几个老人坚守在故乡的窑洞里,守望着故乡故土故人,等待着生命的终老!

母亲的南瓜

妈妈是这几个老人中的一个,不同的是老妈除了守护着这个家,还得照顾生病的哥哥。每逢过节过年,我都要回家,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每到节日,妈妈一定会提前准备,拿出自己亲手种下的南瓜,葵花籽,以及自己早已烤制好的干馍,饼子之类等待子女的回来!作为儿子,只能帮助劈劈柴,捣捣炭,陶陶茅坑,短短的时间,做不了什么,也不可能改变什么。知子莫若母,尽管母亲目不识丁,但她知道儿子忙,知道工作就是责任,风风火火的回家,风风火火的吃饭,上坟,做点零碎事,母亲总会督促孩子们早点动身,不能耽搁!

图为老家的房子

母亲苍老的容颜,犹如故乡一样苍老干瘪,形容枯槁,一生守望着故乡,就像守望着她的孩子,始终不渝,终生不悔。

母亲的果敢坚毅激励着我,故乡的贫瘠平淡牵挂着我,让我不管走在哪里,心里始终走不出故乡的梦魇,故乡就像一张网,一根绳索,让我始终喘不过气来。

图为院子里的玉米

因为爱,我离开了生我养我的故乡,因为责任,我坚守在自己工作的岗位上,我不能改变什么,只能努力做好自己,为故乡,也为自己。

3

6

相关文章

  • 冬至归来 - 草稿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我们的古代先人们对冬至很重视,当作一个较大节日,至今民间仍有“冬至大过年...

  • 冬至归来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我们的古代先人们对冬至很重视,当作一个较大节日,至今民间仍有“冬至大过年...

  • 冬至 - 草稿

  • 冬至 - 草稿

    冬至阳生春将近

  • 冬至祭祖归来

    有时候在想,人为什么而活?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亲人之间都只是利益第一,那什么是爱和温暖?其实我并不是一个积极阳光...

  • 归来 - 草稿

    咔咚!听到自己脚趾被磕到的一声“巨响”,翻到在地的我眼里眼泪在打着转,差一点哭出来,接下来的两星期里整只右脚都动弹...

  • 一直搞不清冬至是吃饺子还是汤圆

    时光静谧无声,冬至悄然而至。一直搞不清冬至是吃饺子还是汤圆?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归来。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

  • 冬至

    冬至春不远,借问粥可温? 河开燕归来,家人立黄昏。

  • 七律 冬至

    冬至归来日渐长, 阿兄远道返家乡。 流连岁月催颜老, 踏遍...

  • 冬至

    冬至年年有 唯有今不同 要问食水饺 五谷杂粮制 今年冬至特别冷 回家归来以入寒 朝朝盼冬至无望 岁岁迎新年要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冬至归来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sdn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