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唯有寒冬,故乡街头有我的身影。
商场里的红灯笼从前的故乡,因为有亲人而让我归心似箭;如今的故乡,还因为这一草一木,缕缕空气,街道建筑而让我魂牵梦绕。
湖面上的美景出来家门左走,是一个小百货商店,说是小百货是因为里面什么都有,各种小玩意都寻得到,其实它的占地面积一点也不小,反而有扩大的趋势。
再往前走,闻得到糖炒栗子的香味,听得到卖磨刀石的吆喝声,看得到一串串冰糖葫芦整齐的矗立在玻璃柜里,糖浆牢牢的挂在山楂上,红红火火,冰沁入心。
别看写的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东北黑土地上的原材料更为美味接着便是铺面而来的甜点香味,甜腻但不厌人,是不忍拒绝的蛋糕房的香味。这是老家最出名的意见甜点店,无论天气多么寒冷,雪花多么肆意的飘散,每次都能看到长长的队伍排在店口,只有一个小小的档口,但是口碑爆棚,物美价廉,更是有1元蛋挞的优惠。
深深的吸几口气,把蛋糕甜点那甜到心头的美味吸入心扉,继续往前走,街口转角有一个简易打折书摊。里面的书多而繁杂,什么种类都有,杂乱的堆在木板之上,供顾客随意翻阅挑选,即使是寒风入骨,也减少不了人们驻足浏览的热情。居家做菜也好,畅销名著也罢,亦或是小孩涂鸦学语之书,因为价格低廉,种类繁多,几乎人人都会挑上几本带回家,也不枉自己在寒风中停留许久。
经过街口,前面不远就是几家婚纱店。一家婚纱店前面有一辆白色马车,前面有一匹健壮俊美的白马,和橱窗里的婚纱相互辉映,若是在白雪的覆盖下更显神圣洁白。儿时的我向往着想要坐上这白色马车,成为美丽优雅的公主,我的王子会骑着白马,俊逸非凡。
前面的转角有一家药店,中药西药一应俱全,还有老中医坐堂,店员也热情的很,药的价格也公道合理,顾客很多。
再往前走是老家最早的超市,经过了十多年依然顾客爆满。更改过一次名字,但是大家偶然还会说出原来的名字,也是我最早去过的超市。每年过年必然要去这间超市开心采购一番,喜欢什么就买什么,解一解嘴馋,犒劳一下自己,也对于新的一年给予美好的希望。从儿时喜欢的糖果薯片,到现在的熟食海鲜,从一楼到二楼,采购的侧重点慢慢改变,一年一年的成长在此见证。
夜景很美从家门出来右走,相比于左侧热闹非凡的商业街客流量有些少,这一侧主要是门脸店铺有卖机械的,卖图书的,牙医门诊,律师事务所也集中在这条街上。我更趋向于称这条街为书店一条街,在我儿时这条街上有近十家书店,并且书店的规模都很大,在网络没有普及的时候,书店成为了信息最主要的来源,从童话书到经典名著,再到略大一些自己开始选择喜欢的书籍,每次走完这条街都需要半天的时间,走走看看,单单是徜徉在这书海之中,呼吸着书香就心满意足。
有一家邮政书店,里面全部都是杂志。每次远远的看见墨绿色的铁卷门我就会不开心,印象中他们开门的时间比较短,如果墨绿色的铁卷门出现在眼前就说明他们又不营业了,就看不到那些最新的杂志,看不到最新的动态,看不到外面日新月异的变化。
还有一家书店规模是整条街里最大的,一共两层,一楼是文学书籍,二楼是教辅材料。最不愿意去的就是二楼,买了练习册就意味着回家要把它们完成,总是想着逃避。而一楼则是我的乐土,一面墙看过去,最前面的是流行书籍,都是时下最受追捧好评的图书,购买量也比较多,书架经常有空位。紧接着,是一些青春小说,青涩的情感在封面上一览无余,当时的我还沉浸在童话故事中,白马王子的世界里,不懂得那么多青春哀愁,只是在想,我长大也会这样吗。今天再次逛书店,上面已经全部都是著名的网络小说,其中我熟悉的也是不少,如今IP已经成为热潮,整柜的图书昭示着它们的力量。下一个书架就是经典名著,一本本严严整整的摆放在书架之上,它们经历了世事变迁,风云变幻,带着年代的沉淀与精华,必将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之后就是不同种类的图书,心理,医药,技术,花草···一整面墙浏览过去,每本书中都另有乾坤,每个书架都带着自己的记忆,张扬着文化的活力。少儿图书,学校假期推荐图书则是平放在书店内的桌面上,方便读者取阅购买。
这条街的尽头是离开这座城市和回到这座城市的起点之一,火车站。站前广场不大,经常人流密集,喧闹不停,这大概是这座城市夜晚少有的喧闹地段。城市的名称在火车站的最高处悬挂,是一座城市的象征,是无数离乡游子盼望的地方,见到了这几个字,就回家了。儿时总是对于火车站有莫名的排斥感,不知是否早早预料到以后会经常出入这里,走遍了书店就会立刻转身回家,绝不多看火车站一眼。但有些事情早已注定,老家的火车站是每年必须进入又出来的地方,是一个承载了太多离愁,太多欢喜的地方,一个有喜有忧的纠结之地,是每次进入都有不同心境的地方,是呼吸家乡第一口空气的地方,是分离家乡看到的最后一眼,长长的火车带走了游子,带回了游子,带着一颗颗心,追逐梦想,回归家乡。
家里的饺子席慕蓉1989年的蒙古之行让她的作品有了分水岭,之前她活在父母的乡愁里,而后她活在自己的乡愁里。长大了,离开了,怀念了,理解了,释怀了。故乡永远在那里,你永远在这里。
龙型冰灯
网友评论